各院校考试周来临 考试能远离作弊陋习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09:37   城市快报

  核心提示

  校园里行色匆匆的背影、深夜一盏灯下苦读的剪影、一摞摞的复习资料……眼下,随着寒假的临近,各大院校陆续进入期末考试周,学生们又进入了紧张而忙碌的备考阶段。那些平时忙于各种学生工作、忙于兼职赚钱、忙于甜蜜恋爱的同学们开始重新回到自习室。

  “一个月我‘写’了15篇论文。”“我一个星期有16门考试,疯了!”“我去复印咱班最‘牛’的笔记,还有谁需要?”……一时间,复印店的生意红火得不得了。同时,一部分同学开始悄悄地“做小条”“给课桌‘文身’”或者和成绩好的同学私下“打招呼”,以求顺利过关。

  不知从何时起,考试和作弊的关系紧密了起来,在个别学生心目中甚至把考试和作弊当作了“同义词”。平时对功课心不在焉、临时投机取巧的学生想作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或出于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或出于对更高分的追求也想作弊。

  于是,规章制度完善,作弊屡禁不绝;学生在应付,老师有尴尬。这成了所有高校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得知,就如何杜绝作弊的问题,本市很多院校正在或已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老师 心声

  为师者面临从严两为难

  “每年我和学生一样,都盼着放寒假。但每年,我也和学生一样,最怕期末考试——确切地说,是怕监考。”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刘老师最“难”的时候。记者调查了解到,和刘老师一样“难”过期末考试关的老师并不少:大学校园里,不少老师出于各种考虑,陷入“从严”或“睁只眼闭只眼”的两难境地。

  刘老师是某院校学生办公室主管教学的老师,“曾经我抓过一个大四学生的卷子,我们当然知道作弊是该禁止的,我们也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我都会选择去提醒或警告,可当时我已经站在他的身边提醒过两次,他起初确实收敛了,可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开始作弊了。”说起这些刘老师显得有些无奈。“当他向我解释自己这样做的苦衷以及如果这门课不及格的话他就不能拿到学士证,找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时,我确实也非常犹豫,但最终我还是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

  刘老师的为难,体现的是另外一种“师者从严两为难”的情况。老师要严格约束自己学生的行为,以使学生们不致误入歧途,但是当学生的前途和老师的严格要求有冲突时,出于对学生前途的着想为师者确实面临两难的境地。“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想这件事做得究竟对不对,因为他确实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有时候我甚至在想,如果当初放过他,让他顺利毕业,才是正确的选择。”

  刘老师告诉记者,为师自当从严,这种“严”不仅体现在日常学习的引导上,更多的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爱护上。“‘严’老师,其实是很对学生负责的老师,但许多同学并不理解,反而有时会责怪老师‘事多’。”刘老师有些迷惑地说。

  出路 探索

  严惩之外的创新与约束

  规章制度完善,作弊屡禁不绝;学生在应付,老师有尴尬。对此,高校管理方不可能无动于衷。据了解,本市很多高校已经在积极制定新的政策。

  例如,近年来,天津工业大学在考试前鼓励学生签订《诚信协议》,以此来提醒自己考场行为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品格,促使学生衡量究竟是一时的分数重要,还是一个人的品质重要?此举得到了绝大多数在校学生的认可与支持。

  再比如,南开大学在本次期末考试中,首次建立了全部由学生组成的考场督察队。在自己的同龄人面前,一个人的自尊心往往会被激发出来,而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自我的教育,还可以带动身边的同学。

  此外,对考试形式的创新,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成了许多老师更愿意尝试的新办法。

  “部分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和爱护使得一些具体规定的落实变得困难,从而降低了它的约束作用。而且,与其事后严惩,不如事先防范,教育的基本目标本来就包括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引导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所以,高校制定一些更具人性化的措施,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出发,形成与硬性规定的合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多年从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张老师说。

  陈老师是本市某高校的一名教师。他并不认为仅仅通过一次考试就可以认定一个学生这个学期或这个学年的收获和专业水准提升。“毕竟每个人的兴趣点是不同的,也许这个问题你很感兴趣,你就会花更多的心思在上面,钻研的自然也比较透彻。有些东西理论性较强,很多人确实没有什么兴趣,花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少一些。考试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能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就相对狭窄一些。”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持有上述观点的老师不在少数,他们更看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而考试只是一个形式。

  “现在有些科目会用论文结课的办法考试,这种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要求的题目自主学习。”但同时,陈老师等人也表示,“这也有一些比较麻烦的地方。有些同学就会存在一些投机取巧的心理,上网搜索论文进行摘抄,觉得好像老师根本不会发现。可是事实上老师都会对自己研究领域非常熟悉,尤其是自己主攻的研究课题,一般网上高频率出现的论文老师都会有印象。”(本报记者 刘晓艳 实习生 魏媛)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