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照门”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活教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10:16   中国青年报

  自香港艺人陈冠希等爆出“艳照门”事件后,广州街头悄然兴起“艳照门”光盘热,据广州街头小贩称,顾客中有不少中小学生,这让家长特别担心。某中学老师也反映班上有同学私下偷传艳照,不知该如何向学生解释此事,希望这事早点过去。面对记者的询问,一名男生笑着说,他们同学天天谈这事,不亲眼看看感觉太落伍了。(《南方都市报》2月25日)

  随着目前信息传播频率的加强和公开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一些新鲜事物和现象很快就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们也很快吸引对世界充满新奇、对特殊事物充满新鲜感的中小学生的注意。所以,“艳照门”走近中小学生,这是迟早的事。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

  应对的态度不外乎三种:

  一是堵,采取一切手段坚决禁止学生接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想见的方式,比如搜孩子的书包、严肃学校纪律、严禁“艳照门”的相关信息在校园内传播,对违反禁令的东西进行没收,对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处罚。这大约是一些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杀手锏”,他们认为使用“杀手锏”,这等乱七八糟的事就会被控制。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家长和老师不能时刻跟随孩子左右,也不能完全斩断孩子接触世界的渠道和途径,更无法绝对拦截这种新奇信息对孩子的天然吸引力,同时,对于好奇心特别强的中小学生而言,越是粗暴禁止,越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结果往往就会事与愿违,出力不讨好。

  二是放,就是不管不问、避而不谈。这对于鉴别、认识能力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放纵,更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三是疏,就是采取科学的手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艳照门”,积极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谁都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最科学、最有意义也是最佳的应对之策。

  其实,任何一个新鲜事物和新奇现象,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教育的良机。如果抓住这种机会,从教育引导入手,让学生正确认识、积极面对、吸取经验教训,对于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而言,裨益无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既然我们无法阻止“艳照门”走近中小学生,那么就干脆将其当“活教材”。

  比如,通过对事件大致情形介绍,让中小学生知道什么是“艳照门”事件,走出对“艳照门”茫然的新奇感和猎奇欲望。然后对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事件的后果和对个人、对社会的危害,并从中吸取教训,学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保护自己的隐私、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最后是对事件进行反思。事件发生除了隐私保护不当、信息保护不当以及个别推波助澜者的品质低下等之外,更关键的还在于当事人行为的不检点和不规范。老师和家长要从这一点中启发学生正确认识性行为和性道德,正确认识个人行为的伦理要求和道德要求,从而正确对待性,对待隐私,对待个人行为和社会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