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免除学杂费--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新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8日 10:46   中国教育报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写在全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之际

  -翟博

  -中国义务教育制度从清朝末年算起,与世界上较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相比晚了近3个世纪,距今也有百年历史。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道路,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日本普及小学教育用了78年,美国普及小学教育用了100年,中国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真正确立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算起,用1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

  -普及义务教育是一项重大的奠基工程。通过全民教育的普及发展,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这是党和政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跨世纪伟业。

  2008年9月1日,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日子,继去年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后,这一天,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它预示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现了免费上学,中国实现了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宏伟目标。至此,从广袤的北国到秀美的江南,从茫茫的海滨岛屿到巍巍的边陲山寨,无论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山乡,免费义务教育的灿烂阳光,照亮了神州大地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学生。这标志着中国又一次实现了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全面进入了免费义务教育的新阶段,进入了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时代。

  义务教育的百年梦想

  “有教无类”是中国人的千年夙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发展崇高的价值追求。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全面推行城乡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伟大壮举,是我国教育史上又一里程碑。

  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的强弱、综合国力的竞争,最根本的要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国民素质高低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起点、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点、中国教育跨越发展的接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没有义务教育的强大,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真正强大。因此,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把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地位。

  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人的愿景和梦想。中国义务教育之梦始于清朝末年。1904年清政府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的《学务纲要》中明确指出:“初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各国均认为国家之义务教育。”该章程还明确提出:“此项学堂,国家不收学费,以示国民教育国家认为义务之本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的概念,被认为是近代中国义务教育的正式发端。就世界范围而言,义务教育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已有近400年历史。然而,真正意义上世界范围的义务教育是伴随各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而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义务教育的提出从清朝末年算起,与世界上较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相比晚了近3个世纪,距今也有百年历史。怀着这一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沿着实现义务教育的奋进阶梯,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着艰难的世纪接力。在中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清朝末年、国民时期都提出过,然而,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旧中国无力也无法把有志者的呼唤和人民的愿望变成现实。新中国建立后,当第一次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真正从这片古老土地上站立起来的时候,“教育兴邦”理想的种子才有了播撒的土壤。从新中国诞生的第一天起,共和国就把提高民族素质,普及义务教育当作崇高而神圣的责任。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社会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航程,也开启了中国教育事业大发展的新航程。党和国家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实施义务教育提升为国家意志,提升到教育发展“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却承载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特别是贫困地区多、人口居住分散、义务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这是普及义务教育之初我国教育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资料表明,1949年全国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达80%以上。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6初等教育当量年,仅相当于日本明治维新前夕的水平,低于美国和英国1820年的水平。学龄儿童入学率也只相当于日本1890年左右的水平。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道路,必须立足于自己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型国家,必须走追赶型的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的道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义务教育 免费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