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为了能在学校里当上‘官’,不惜花钱四处打点。”日前,济南某高校的大学生小张向记者透露,有同学为了能当上院学生会干部,前后打点有关老师和同学,就花去了5000多元。(11月4日《济南时报》)
说起来,那个最终如愿以偿地当上“学生会干部”的同学,在打点关节和通融渠道方面,的确显现了“老练”的技法。由此让我联想到了去年9月20日《新商报》刊载的一则报道。中秋、国庆将至,大连某高校学生会规定新生想进学生会必须自带1000元的赞助费。该学生会一干部称,“如果学生会能够吸纳到拥有一定社会关系的新成员,那以后活动经费就不用愁了”。这厢明码实价定赞助,那边暗渡陈仓铺“仕途”,如此异化走样的“加盟攻略”,倘被视作“成功经验”传播蔓延开来,倒真让人担心将来社会公众会不会把“学生会”解读成“学生贿”了。
虽然节日期间,出于举办各类学生活动的需要,离不开相应经费来源的赞助与支持,但如果因此而一“钱”障目,把“赞助”当作进入学生会的 “敲门砖”,岂不等于宣布“有才无财莫进来”?设想一下,这些买官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并权力在手,会不会把“唯财是举”变本加厉?
大学生在学校里成绩和能力表现最终是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当前眼下,人们对“学生会人才”,还是普遍持有欣赏和看好心态的。不过,“创牌”更应“护牌”,学生会要是任凭社会不良习气的沾染与浸淫,甚至将其搞成了提前实践“厚黑之道”的“学生贿”,大概用不了多久,公众的积极评价便会急转直下,最后真正吃亏的是谁,不说也是明摆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