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电气机械工程系公开鼓励大一学生去企业实习。该系党支部书记郑老师是这项活动的主推人。他表示,实习对大一学生很有好处。目前,他已经把这一方案上报给学院领导,希望在学校推广。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老师说:“我们学院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的培养,为的是学生将来能更好地就业。”
夏巍巍是电气机械工程系的大一学生,如下午没课,他就去学校附近的一家公司实习。“这个机会来得不容易,我是通过面试得到的”。
就想多一些社会经验
不少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压力大,与其坐在教室里按部就班地上课、自习,还不如出去实习,也可为自己的就业简历“添砖加瓦”。“能早一点接触实践,就能多一点经验,就可以比别人多一些机会”。在一家外贸公司实习的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小张说,尽早实习有利无害。他认为,自己在实习中不仅积累了社会经验,认识了不少朋友,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他发现无论是书本上的东西还是同学间的传言,多半是有偏颇的,只有自己真正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对许多问题才能有切身体会。
“如果大一暑假就开始实习,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有许多实践经验。”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行业,从而在以后的职业规划中有更明确的选择。”
不少在大一、大二就选择实习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的不少大学课程过于“死板”,所学的知识和未来的就业“关系不大”,不如尽快多参加实习,“到实践中寻找真知”。
企业顺势提前“圈人”
据了解,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展开“争夺战”,并开始向低年级发展。一些企业从大一、大二学生中或是招募学员参加训练营活动和培训生项目,或是组织讲座、参观等,通过团队活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之所以这样兴师动众招实习生,是为了增加对学生的考察时间,尽早“圈定”一批人才。
虽然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比较苛刻”,但不少学生宁可逃课也不愿放弃这些机会。在记者采访的低年级大学生中,大多数人认为,一个满意的实习机会比晚自习重要。浙江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小商在读本科时一直在一家媒体单位实习。她坦言,实习的那一年不仅要上课,还要不停地采访写稿,确实很辛苦,“我有时觉得确实很累,专业课程不能落下,课余时间还要采访,不过收获是很丰富的”。
“实习风”刮得正盛,但仍有不少学生认为,低年级是积累知识的阶段,到了大三、大四才是真正走上实习岗位的时候,大一、大二的学生不应该急着去实习,而应当稳扎稳打地掌握好专业知识。
学习实习找平衡点
一些在大一、大二实习过的学生表示,由于当时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完整,进入实习单位后,做的多是端茶倒水、整理文件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还有一些单位不重视“小实习生”,只是负责在实习鉴定上盖个章,而实习鉴定由实习生自己写。
对大学实习的“低龄化”趋势,不少专家表示,大一、大二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低年级学生实习,可以尽早接触、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最终应该以提高专业水准为目标。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认为,目前很多国内大学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已跟不上就业新形势,而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培养模式更加市场化,更符合当前就业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科院校鼓励学生开展实习,以便让学生提早感受社会竞争,这是好事情,但学生在大学时代主要还是要搞好学习,谨防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