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地方高考制度改革能否悠着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13:40   广州日报大洋网

  本报评论员 闻齐

  高考改革最近几年呈现愈加频密的态势。据说,江苏省10年内换了5个高考方案。广东虽“不如”江苏,算上正在酝酿的这次改革,也是11年4方案了。

  改革密度增加,是大家关于高考的好主意多了呢?还是对高考有了愈加成熟的制度认识了?我想都不是,如果是好主意,如果是所谓“成熟的”制度认识,就不至于11年4方案了。被称为美国高考的SAT,在2005年改革之前,实施了近80年。人家可以做得到,我们能不能耐住性子,在拿不出一个相对成熟的方案——一个至少可以相对稳定10年20年的方案之前不去随意给高考“动手术”呢?毕竟,改来改去,最受伤的是学生。试想,一个高中生,3年高中还没读完,就遇到两次改革,学生们除了无所适从外,只会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感到怀疑。

  改革要科学地改,有科学依据地改,朝科学的方向改。在既有的报道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详实的数据和实证分析来支持这次改革,只有有关方面陈述的几条理由,虽然大致看上去比现有方案确实“好”那么一点点,但泛泛地讲几个“理由”算不算科学依据,确实值得商榷。

  高考究竟怎么考?考什么?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无非就是语文、数学、外语几门主科,加几门副科。在改革之前,SAT包括数学与语言两部分,改革后增加了写作,将语言改为批判性阅读;另外,根据报考大学的需要,还有SAT单科考试。我们改来改去,也是在主科必考的前提下,对考哪些副科的问题左右摇摆。

  然而,最为本质的问题是,好的高考制度不但要有利于综合素质好的学生脱颖而出,也应当有利于在某个领域有特长的学生获得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SAT设置综合和单科,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回到国内,从过去的文理分科,到现在的大综合,到“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我们也似乎在试图达到这样的兼顾。但可惜的是,招生自主权迟迟难以真正落实,“考”与“招”对接不起来。无疑,高考改革最终取道何方,关键在于招生制度何日成熟。

  所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一个方面,高考改革必须与整个系统一起进行设计、改进,教、考、招联动,才能毕其功于一役。此前单打独斗的任何改动,恐怕更多的是徒然增加学生的不解、痛苦与负担。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