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理性设定期望值
“我们班至少有一半同学已准备报考研究生,准备马上就业的可谓凤毛麟角。”本市某高校一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表示。而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学生小胡则透露,当初选择金融专业,就是觉得就业前景好,班级里大多数同学高考分数都高出录取分数线一大截。不过,他们中大部分人目前都打算读研,因为“按照惯例,金融行业的周期是三年左右,等研究生毕业了,说不定又会迎来金融火爆的好年景”。
外贸学院副校长俞光虹教授透露,外贸学院获得录用通知和笔试、面试机会的学生数量有所减少,学生已普遍感受到就业压力。另外,受人民币升值影响,留学成本降低,毕业生中倾向到海外留学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
俞教授认为,学校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让学生摆正心态,改变预期:原本期望进银行等金融单位的学生,不妨先“转行”到其他企业就职;原本收入预期较高的学生,也有必要降低收入要求。实际上,在日前该校的毕业生推介会上,多数大学生对未来的收入定位已经趋向合理,表示2500元的月薪完全可以接受。
本报记者 姜澎 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