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2009年的自主招生将分成优惠30分、20分和5分三个档次。三档加分中,最终通过北大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的同学,都能享受20分以上的优惠政策,并且他们无论在高考中成绩如何,都将享有在原始考分的基础上加10分进行专业录取的优惠政策。
至于是加20分还是30分,则按填报志愿时间分不同情况对待,其中北京等考前填报志愿的省份,考生原则上加30分。(11月21日《京华时报》)
高校自主招生从一定意义上讲,改变了我国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并由此拓宽了人才录取渠道,可以使更多人才得以进入高校学习。虽然许多人对高校自主招生存在一些顾虑,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自主招生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改革和进步。任何进步,都值得我们庆贺和欣喜。
然而,让人感到不解的是,无论北大还是清华,都在人才的地域身份上来了个区别对待。传统的国家统一考试录取上存在地域区别,莫非高校自主招生仍然走不出这个“魔咒”?自从高考录取有地域身份区别后,在我国便出现了诸如高考移民的怪现象。为了在同等条件下享受不同等的待遇,考生家长们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内“移民”。这种地域身份区别录取,不仅导致了高考录取的不公平不公正,也使得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更为重要的是,还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按理说,高校自主招生作为传统高考录取模式的补充或另一条不同路径,自然区别于传统高考录取方式。它除了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还应摒弃和克服传统录取的种种弊端。如果依然遵循守旧搞传统高考录取的一套,那么高校自主招生的意义在哪里?岂不是从此以后又敞开了一道不公平不公正的大门?
有道是,英雄不论出处。人才和地域本没有关系,也不存在必然联系。高校录取的是人才,而非一个人的地域身份。况且,北大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她是属于全国人民的大学,并不是某个地方大学。但北大的省份优惠政策,告诉了我们什么?北大是在录取人才,还是在录取外地人、本地人?当一个外省人和北京人站在一起时,难道注定要矮三分?同样是人才,也会因为其中一个是北京人而“另眼相看”?此等作为,和人身歧视有何分别?古人在选拔人才方面尚且知道不拘一格,而今天我们偏偏将人才人为的划出个三六九等。看来,北大的自主招生,亦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