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点关注:高校该对大学生创业负什么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 11:11   中国青年报

  “假如大学里有一个比尔·盖茨那样的人才,作为校长能给他什么?”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的回答是:“我给他机会,但是我要守住一个底线,不能让创业教育妨碍前面的基本教育。”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汪泓的回答则很简单:“我给他团队和平台。”

  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如何处理高等教育和创业精神培养之间的关系?日前,作为2008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主题活动之一的高校校长圆桌会议,邀请了十几名知名高校的校长来探讨这些话题,而主题就是“创业精神与高等教育:当代大学的责任”。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党委书记武克敏认为,高等学校首先要培养学生有创业的意识,再提供平台和环境,“在高校可能真正创业成功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可以培养一大批有创业意识的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院长王新奎则更加明确:“我们的学校培养目标就是,不但培养就业岗位的竞争者,也要培养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王新奎曾经做过调查,上海外贸学院2001年毕业的学生当中,现在成功创办公司并提供就业机会的有10%。最近的一项问卷调查则显示,毕业生中普遍反映最佳的创业状态,是毕业以后3~8年。王新奎认为,高校就应该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往往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他的专业背景,或者他本身具有的技能不是最重要的。”他举了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和盛大的陈天桥的例子,两人现在的事业和当初的专业没什么关系,南存辉甚至就是修鞋出身,“成功就是当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其中机会是关键的,机会不来,你再有条件也没有用。”

  王新奎认为,人的能力是实践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大学教育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大学的责任就是使学生在毕业以前,具备尽量多的条件而已,成功不成功一看你个人的努力,二看你是不是能够遇到机遇,遇到机遇你是不是能够抓住机遇。”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锦明也很看重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同济大学特别强调同济精神,同济大学出来的学生创业团队,大多是“同”字打头或者“济”字打头。马锦明认为,大学还应该给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和文科学校不同,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更强调新的产品、新的专利和新的技术,“这是支撑点,在这个支撑点上面再盖房子,没有这个支撑点可能做不了。”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表示,现在的教育体系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是比较弱的,这和传统的文化教育体制有一定的关系,“即使我们现在大力推广创新创业的大学教育,但能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我觉得对这个期望值还不能太高,这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大学校长们就创业教育侃侃而谈,但家长却有不同的想法。会议现场,一位学生家长就不是很同意大学生去创业,“家长一支持创业,孩子就把专业丢掉了,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创业里面去了”,这位家长认为大学生在学校里还是应该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他向校长们提问:“学校应该怎么把握创业教育的度?不要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就让他马上去创业。”

  对此,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院长王新奎表示,一方面,现在的教育体制有问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学习成绩,而不是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虽然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但并不主张每个学生都到这个平台里去创业。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闵铁军也认为,大学的创业创新教育还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创业创新教育的文化精神理念。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则表示,一个好大学,应该是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资源,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学校就可以提供这些资源和帮助,“并不是我们大学鼓励大学生一年级就去创业,而是如果学生对创业感兴趣,我们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指导。”印杰认为,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跟大学里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完全矛盾,“我们现在认为这是矛盾的,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法存在一些矛盾,如果我们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在快速改变的社会,也同样可以教给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上海外贸学院的一名学生虽然也在学校的学生创业中心工作,却与校长们唱起了反调:“大学生容易盲目,容易跟风,完全没有考虑自己适不适合,有没有准备好,所以导致很多失败。想听听各位校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很欣赏这个问题,“一个学生做工程师,只需要了解专业知识,但当他要创业的时候,要涉及财务、法律方面的知识,甚至需要创业者对失败有足够的承受能力等等。”许晓鸣认为,狭义的创业就是办一个公司,广义的创业则是把一种创新的想法能够获取一定的资源来实现它,最后使它成为一种服务,或者成为一个活动,或者成为一个公司。他强调,创业的风险相对来说比较高,他建议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最好不要去创业,尤其不要贷很多款去创业。许晓鸣告诫大学生,想要创业必须要有承受失败的思想准备,“创业的成功率不会超过50%”,不过第一次创业不成功不代表没有价值,因为这次失败可以为第二次创业提供经验。

  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提醒大学生,创业能不能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业的想法能否带来利益,社会是不是需要,“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如果我们具有很好的创新创业的思想,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是很需要的话,我想已经成功一半了,所以在大学接受知识培训以外,对综合知识的培训和获取是成功的另外一个方面”。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大学生 创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