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最近一个星期,湖北大学数计学院07数学2班的学生小张总有些紧张:每天上课时,他都感到背后有一双眼睛在暗中监督自己。“以前听课不太认真,现在专心多了。”小张说。原来,这是该班新近出台的“小天使计划”:每个学生身后都安排了一名“神秘人”监督其学习和生活状态。
据了解,这个“人盯人”的主意是该班一名学生想出的。由于班上男女人数相当,班长便把各人名字写在纸条上,男女生各分一组。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全班学生通过抽签决定谁是自己的“盯梢”对象,男女生互相监督,每个人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要接受他人的监督。当然,这种监督关系是严格保密的。每周的班会上,监督者要把监督对象本周的表现和对他的期望写在“天使信条”上,全班同学公开总评。
据班主任尤俊桥介绍,开展此活动是为了加强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动,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学风、班风建设。
据该班学生刘映雪介绍,活动开展后,班上开小差的同学少了,迟到现象基本杜绝,提前到教室自习的人大大增加。“现在班上同学互相熟悉了不少,男女生的交流也多起来。”班长王岗恒说,同学之间的“举报”都是善意地指出对方的问题。王岗恒的“监督对象”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女生,两周来他给这名女生写的“天使信条”分别是:“天冷了,现在你有点赖床了,早上要把闹钟调好”、“平常要与同学们多交流”。
对此做法,不少大学生表示“很新奇”。华中科大武昌分校大三学生小曾说,“守护”也应注意尺度,如果把握不好,男女生一对一的监督、关心有可能演变成爱情。地大学生小冯则质疑,男女同学间的交流是否要通过这种方式促进?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徐学俊表示,学生之间一对一“守护”指向性太过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学生的交往,大学生还是应该努力扩大交友范围。 该校行政管理系副主任、社会学博士张继涛则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生活环境和思想都比较成熟。学生从中学到大学之后,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如果做一些人为的安排,学生是否能长时间接受还要看实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