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现代教育报:就业之痛折射应试教育之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5日 12:48   现代教育报

  (本报记者 郑祖伟)半数大学生可接受月薪2000元以下的工作,“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在校生比例高达52%……4月25日,在“2009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上,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浪网教育频道发布了对2896名大学毕业生压力的调查。调查数据让在场的专家、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了高校毕业生的压力所在。专家指出,造成大学生能力差的原因不能仅归于大学教育,而是基于我国整体的应试教育模式。

  博士“可以接受零月薪”

  调查中,本科生月薪期望值集中在2000至3000元;硕士生集中在3000至5000元;博士生期待值集中在5000元以上。在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还有1.3%的人“可以接受零月薪”,尽管人数较少,但包含了专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四类人群。

  调查报告显示,只有27.5%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去西部工作,而更多的人(39.2%)明确表示不愿意去西部工作,另有三成(31.7%)人表示“可以考虑”去西部。相对去西部而言,郊区以及乡镇基层的被接受程度稍好一点,34.2%的学生表示愿意到郊区及乡镇基层工作。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比例高达52%,而“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人群不足9%。“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平均得分为19.12,远高于中位数15,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指标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就业压力的影响。”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博士说。

  值得关注的是,并不是学历越高就业压力越小,相反,硕士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可能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为了回避就业压力而盲目跟风考研,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有关。”熊汉忠说。

  应试教育下的学生难适应市场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是一直存在的,并不是新的问题。”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表示,随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也逐渐凸显。任占忠指出,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除了经济环境压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高。

  北京城市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YBC北京办公室青年创业导师王育教授在分析原因时指出,在我国,适龄儿童从入学开始就接受了应试教育,所有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成果的最终展示就是考试分数,在狭隘的教育目标、单一的教育手段指导下,孩子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忽略。

  王育分析,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造成学生难就业的原因之一,“父母片面强调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对孩子的能力培养。”

  首都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指出,基础教育要培养品学兼优的孩子,知书达理的孩子,“应试教育的环境里只能是学字在先,结果就是狠抓了分数,轻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导致社会出现了大量知书却未必达理的畸形人才,坦率地说是不完整的人才。”

  基础教育应有所作为

  基础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此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曾对3000名北京地区在职的“80后”在小学和中学时期的教育经历所做的调查发现,“80后”青年基础教育阶段中,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状况,教师的教学态度、奉献精神、对学生有问题时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与教师、同学的沟通能力等,对“80后”青年职场的表现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学生在中小学期间的学习态度及能力等与职场表现均呈正比。

  “北京每年一些服务型较强的岗位需要大量的高职毕业生,而很大一部分高职生毕业后选择了毕业后深造,学历成为很多求职者最看重的资本。”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王伯庆分析指出,必须调整人们的观念,考大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不要为了面子而去盲目提升自己的学历,“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就需要中小学校从小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指出,基础教育要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和适当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抗挫折与应对困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力;要积极开展教学内外的团体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努力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