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经省人大代表建议,福建省教育厅拟对2009年包括“奥赛”、“创新大赛”、“省优秀生”在内的高考加分政策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必要调整,将原来的高考加分由20分缩减为10分。这个消息引起了某些家长的警觉,一些奥赛获奖者的家长到省里上访,找官员、找记者、找人大代表。(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分数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进入大学、进入什么层次大学的硬道理。但分数并非完全从考场上得来,分数还可以“加”。10分、20分的并不显眼,可加到高考头上那就非同小可,它具有点石成金、度化人生的神奇力量。所以,有条件加分的,铁定了要加;没条件加分的,创造条件也要加。一旦加分缩减,这不,家长们就“警觉”起来了,“到省里上访,找官员、找记者、找人大代表”。也许,开发商非法拆迁了他们家的房子,他们也未必有如此高的积极性去维权。
高考奉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试卷上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样的大学,这都是一清二楚在那里明摆着的。虽说唯分数论未必是什么妙计,但起码在维护教育公平上还差强人意。可那个额外的加分政策就没个准头了。在现实操作中,它已经悄然侵蚀教育公平了。
能享受这一项照顾的总是少数特殊的考生,例如省级三好学生、省级运动员、奥数获奖者、小发明家、少数民族等等。问题是,世间360行,行行都有牛人,你为这一行的牛人加分,也得给那一行的牛人加分,否则就不公平。你数学学得好,我还作文写得棒呢;你身体强壮,我还嗓音优美呢。可在加分政策中,又没有规定给有任何一项特长的考生加分,于是不公平就产生了。奥数获奖者加了分,作文获奖者没有加;小发明家加了分,小歌唱家却没有加。
还有一些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的学生,他们没有条件参加奥数培训班,没有条件开展发明创造,他们属于教育上的弱势群体,理应是优惠政策帮扶的对象。而实际上的受惠者竟然是那些原本处于优越教育环境的学生,这不是有意拉大教育的差距、制造教育不公平吗?
因为享受加分照顾的是少数考生,加个10分、20分对高考来说又是如此重要,一些没有加分资格的考生家长开始“创造条件”了:弄虚作假。不用说,这又是一些有钱有势者,离权力最近,或者赎买权力,上下其手,颠倒黑白。少数民族考生可加分,于是就有人更改民族成分;三好学生可加分,于是就有冒牌的三好学生;小发明家可加分,于是就有成人帮孩子“发明创造”。结果是苦了那些真正有资格享受加分的考生。不必一一举例,现实中已经上演的够多了。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发文规定:民族成分不得擅改,否则取消学籍。很难说这不是针对现实而出台的纠偏举措。
加分政策卵生的教育不公平不能再等闲视之,做出调整是必要的,最好是取消。既然高考讲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那就不要在考试之外制造不公平的加分。不过,福建省要缩减加分就使家长“警觉”起来,我说要取消,他们会作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