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数之毒甚于黄赌毒?各方热议奥数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 11:40   新闻晨报

  李蔚晨报记者杨虹实习生缪春晨

  近年来,随着“奥数”与升学、择校挂钩,“奥数热”持续升温,社会各界对“奥数”的讨伐也愈演愈烈。近日,教育家杨东平“‘奥数’之毒甚于‘黄赌毒’”的观点又将声讨推向了一个高潮。而近日,某报导又称:中国小学“奥数”题难住国际数学大师,世界著名数学家安德烈·奥昆科夫在解决几道小学“奥数”题时颇费了点工夫,这位数学家说他并不理解中国学生和家长对“奥数”如此趋之若鹜的情况,同时表示过于刁钻的难题,很有可能过早扼杀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奥数”问题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那么,“奥数”真的错了吗?

  [“奥数”现状]

  多个小学数学竞赛应小升初择校而生

  至2009年为止,中国人认识“奥数”已经整整24年。这24年里,“奥数”很快就占据了中国数学类竞赛的龙头老大地位,辐射全国各地,授课年龄从高中、初中蔓延到小学甚至幼儿园。以本市为例,全市以中小学“奥数”教学著称的就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数学学校等五、六家机构,它们或广种薄收或与本市一些“奥数”特色初中合作,向它们推荐部分优秀学生,引得家长纷纷趋之若鹜。而各类数学竞赛除了众所周知的全国数学联赛、新知杯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外,光针对小学生的就有希望杯、中环杯、小机灵杯、春蕾杯、“走近美妙数学花园”、亚太杯等多个数学竞赛,数量远超初、高中阶段,而它们正是应小升初择校需求而生并红火。据了解,目前不少民办初中一般会对收到的学生材料打分,而拥有各类获奖、考级证书往往能打高分,有的学校甚至根据上述数学竞赛获奖名单直接到小学要人。由此,“奥数”越来越趋向低龄化。

  [专家看法]

  真正的“奥数”并不是“提前教育”

  在一片讨伐声之中,一些大中小学专家、特级教师表示这个问题要理性看待。

  华东师范大学基教所所长杨小微认为,“奥数”的学习能够开发人的智力,这是一定的。“奥数”作为数学学科的扩展延伸,受到全世界的认可。而中国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是由于“奥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不妥当引起的,问题的根结点不在于“奥数”学科本身。升学的压力和众多利益驱动之下,“奥数”教育提前到小学阶段,是非常不恰当的。“奥数”学习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力,而低幼年级的小学生这方面的神经发育还未成熟,如果过早让他们接触这样难度的学科,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所学内容超出了他们发展所能承受的范围,会引起厌学心理和在该学科上自信心的匮乏,孩子在学“奥数”的同时学会了痛恨数学,这是奥数教育低幼化带来的最大弊端。

  爱国学校校长张依武则表示,“奥数”首先是一门学科,不能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而带来的负面效果就否定掉整个学科。“奥数”本身并没有错。

  数学特级教师沈明哲、交大昂立进修学院数学名师杨静桦博士也持相同的观点:小孩子接受适当的“奥数”训练对开发智能是有益处的。社会上对“奥数”存在着偏见,总以为“奥数”就是“深奥”的难题、怪题、偏题,其实真正的“奥数”并不是“提前教育”、强行将高深理论对孩子进行“填鸭教育”,真正的“奥数”不会超出中学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是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用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重在培养运用能力和逻辑能力。这是长期以来被“‘奥数’讨伐者”们忽视掉的优点。

  张依武进一步表示,诚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奥数”的,但是学一点“奥数”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确有帮助。关键是掌握一个“度”,如果一心只想着升学,抱着纯功利的态度面对“奥数”,那么学生学起来必然有很大压力,也不太可能提起兴趣,反而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可能连学校里基础的数学课程都连带提不起兴趣,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剖析起因]

  功利化是罪魁祸首

  杨小微、张依武认为,如果说“奥数”教育有错,就是错在被人为地功利化。由于“奥数”竞赛的证书在不少学校的升学和择校中起到重要参考作用,所以无论反对者们如何声嘶力竭地呐喊,还是无法将“奥数”热度降下来。现在的情况往往是学生不想学,家长和老师硬要学生学,本来是一件好事,却因为参与者的价值取向产生偏差,才导致了如今狂热又浮躁的现状。

  同时,又有些并不能真正理解“奥数”精神的教师,为了金钱,牟取暴利而教书,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求难题、怪题,这无疑是对学生学习之路的误导,不仅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休息时间,更破坏了学生对数学学科整体构架的认识,结果基础课程也没扎实,“奥数”学习也没长进,两边都学不好,这就是“奥数”教育被诟病为“揠苗助长”的原因所在。也是奥数教育中最应当受到批判的地方。

  沈明哲则认为,“奥数”的功利性的确是问题根结所在,但需要注意,不能因此就否定掉凭借“奥数”竞赛证书获得好学校入学机会这种升学模式合理的一面。谁都不可否认,数学竞赛确实有着选拔人才、交流学习的功能。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就一定是有这方面才能的。部分在数学和逻辑思维上有潜力的学生,必然要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引导才能展现出天赋,“奥数”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桥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个将才能释放出来的环境和空间。

  [正确做法]

  矫正态度,理性看待

  也有些质疑“奥数”教育的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那些曾经在“奥数”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没有一个成为数学家?很少为数学学科的建设作出贡献?

  面对这种质疑,沈明哲老师表示,这本来就是个伪命题。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肯定不明白“奥数”教育的本质,“奥数”的基本精神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要学习的不是1+1要等于2,而是1+1=2在各种问题里面的灵活运用,是学会找出看似不相关问题之间联系的能力。逻辑和推理并不是数学学科的专利,学生可以将这种思想运用到各种学科的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势必会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无论做任何事情,第一步都是要理清思路。

  因此,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首先要端正对待“奥数”的心态,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期待学“奥数”可以学成数学家,培养人才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杨小微、杨静桦说,不排除有个别心智发育较早的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教育,但大部分小孩是不宜过早学“奥数”的,家长应当谨慎考虑。对小孩子的教育而言,开发智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以前的低幼年龄教育重视背书,这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抹杀了孩子的探索意识和探究精神,对于学习新事物的好奇心被囚禁,长期的枯燥学习实际上抑制了智力的发展。

  客观地说,所有学科的教育都有开发智力的功效,但不应该过于专门的搞一个学科,孩子的性格特定和特长还没有彰显出来,过早接受单一化学科教育不利于长期发展。如今已经有不少家长意识到,理论的、学科的硬性知识并不适合小孩子的教育,而转向了更软性的培养方向,即发掘小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习惯品质。低幼年龄段孩子的教育,应当重在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发现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很重要。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