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唐晓芸:刚才汪总远程教育的回顾还有郭老师60后跟90后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不同的对比,让我们有很深的感触。我们今天在座的还有一位是80后,同时他也是网络远程教育的受益者,我们也请他来谈一谈他是怎么样来学习的。
刘彦博:大家好,我叫刘彦博,非常荣幸我生在80后。
前面任总、汪总、郭老师对60年中国教育方式的变迁感受总结得非常深刻。我作为80后的人,说真的,前40年的教育方式我不是很了解,都是在听年龄大的人说这个事。
其实在80后的这段时间,我出生在祖国西部甘肃,也许大城市的孩子条件比我们更好一点,当时大部分中国都是比较保守、比较不发达。我们出生之后,学习主要也是借书、看书,在学校里学习。到现在我的同龄人都是上网查一些东西,通过电视看一些东西,然后有手机、彩信、广播,更多是借助多媒体高科技的东西。
让我总结的话,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都是为了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是扫盲阶段。另外一个阶段,包括我现在正享受的学习阶段。前一个阶段是一种非常单一的、非常被动的简单的学习,学习阶段好多是为了自己发展,要满足自己更多文化生活的需求。
唐晓芸:谢谢刘同学。刚才您跟我们分享了80后以及您选择网络教育的80后,有前后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今天我们谈网络学习时代刚刚开始,我们主要是在讲我们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我们更好的在网络教育这一块大有作为。在这方面汪总是最有切身体会的,您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现在整个中国网络教育大概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用一些数字给我们介绍一下网络教育现在的整体情况。
汪启富:网络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整个成就非常显著。最突出的一个数据,我记得1999年国家实行现代远程教育功率的时候,当时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9%。最新的统计数据,超过了23%。当然这里边前些年高等教育扩招这些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实际上网络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功不可没的。刚才郭教授谈到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在这里网络教育功不可没。
我这里有一组数据,整个网络教育从2005年开始,2005年网络教育的招生大概是107万,包括教育部批准的60多所重点大学的网络教育。2006年招生是116万,2007年是130万,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我这儿有一个统计数据,截止到2007年底,整个网络教育的累计招生量604万,2008、2009年每年的招生数应该都是在100万以上,我记得2008年光电大的招生就将近100万。所以,现在网络教育的发展,到现在为止受益的人群应该是接近千万人的级别,发展非常快。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变化,这些年在整个教学资源的投入开发方面,变化也是非常快的。网络教育开设的专业现在应该是1560个,涉及到的专业门类290多个,整个网络教育课程,目录里面有记录的是19255门课程,也是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
第三个方面的变化,网络教育的形式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最开始网络教育,可能很多高校简单的把很好的教授的讲课搬到网络上,用流媒体、视频的方式。但是现在很多网络教育机构也看到这种方式的一些弊端,现在也在整个网络教学的活动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很多资源的建设、媒体的利用方面也开始下功夫,现在教育部每年精品课程的评选,都会越来越多的精品课在这方面体现出来,课程的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而且在这方面针对学习者学习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和相关课程内容的规律,加强教学的过程和活动的设计,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变化。
应该讲,有很多数据和案例都能来反映网络教育十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我自己总结一下,归结为几点:
第一个变化,人们的学习观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我记得我们刚开始做网络教育的时候,我们给学生服务的时候,有些学生曾经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我在这儿报名,给你交了钱为什么你不派一个老师给我面对面上课,还让我去网上自己学习,哪有这样的道理。这是学生最开始质问我们的问题。但是现在来看,学生不是问这样的问题,而是网上的资源怎么这么差,没有吸引力,老师讲的怎么这么干巴,网络的环境很差,上网上不去,跟同学互动不方便。这里可以看出学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学习是一个自我参与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的事情,是自我主宰、自主控制的事情。
第二个变化,真正的学习方式的变化。网络教育真正的普遍推行以前,我们所说的教育方式,大家可能无一例外都是旧的教育模式下的填鸭教育、应试教育,围绕考试学习。现在的学习考试只是一方面,相信大学里面、中小学里肯定应试教育的痕迹还很重,但是至少从网络教育、成人学校来讲目标很明确,知道他为什么来学,他通过这种学习获得什么东西,他应该非常清楚,所以他在学习过程中间更多的是注重内容,注重学习的方式,注重学习的效率,注重和其它同学包括跟老师的经验分享,这方面的交流、互动、协作学习、讨论式的学习,包括以任务为驱动的学习方式现在都大量存在,至少一批年轻的教授在大学的课堂里也在广泛应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至少十年前是不多见的。在我们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基本上还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听不懂你可以答疑,可以问,基本上没有什么互动。
第三个变化,学习的手段包括学习的目标性,方方面面,包括在学习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各种深刻的变化。这一点都是网络教育给我们带来的。
刚才郭老师谈到终身教育的概念,这件事说句实在话,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极受到重视又好像不太被重视的问题。为什么说受到重视呢?因为其实在十六大报告里就已经提出了建设终身教育的目标,而且在我们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总的战略发展目标里,在教育理念里又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目标。但是在具体实践推进过程中,前几年一直关注不够,或者这方面的落实不够,教育体制本身有很多问题,但是这几年终身教育确实得到很大的重视,也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得到一些消息,国家正在做终身教育立法的准备,而且据说今年要发布的中长期规划里,在对未来整个终身教育、继续教育这些方面,从体制、机制、整个国家的一些资源配置方式和考量的方式里,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这些方面都是我们这些年来十年网络教育,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包括我们国家信息化战略带来教育领域信息化的发展,还有教育的改革等等方面,带来发展和推动。影响应该是非常深远的。
“网络学习时代才刚刚开始”这个主题,前面的十年只能说对于网络学习、网络教育先做了一个探索,做了一个试验,做了一些积累,很多问题充分的暴露出来了,而且很多目标已经非常清晰了,方向已经很清楚了,现在是因为可以集中精力,在这些方面能够再做进一步的观念、体制、机制的突破,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提供更多、更方便、更快捷灵活、更让学习者能够方便参与,能够积极乐于参与的学习环境,能够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推动网络教育更大的发展。它的目标真正能够达到国家提出来的把一个人口大国怎么样真正变成一个人力资源强国,网络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甚至它未来可能是一种中坚力量。
任为民:网络教育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发展,跟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分不开的。因为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再加上国内的灾害,我们现在面临着真正是把过去说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把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首先要解决教育本身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实现科教兴国。
中国人口多,各地发展又不平衡,资源又不是很丰富,这种情况下很大的矛盾是教育如何公平,教育资源如何共享,怎么样让每个人要学就有人教,这个条件只有远程教育的方式最好。所以,我们国家发现远程教育,特别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远程教育,迅速发展,有它的基础。因为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社会的进入,提高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稳定,提到了日程。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把教育深入到社区、乡镇、企业,变基层学习组织变成学习型组织,仅靠我们现有的学校这一条路不行,他们要改革开放办教育,更重要是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把教育资源深入到基层。而且建立多种教育形式互相衔接、互相补充的“立交桥”,让不同的人在这儿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来进行学习,而且得到服务,这是当前提出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此,教育部从2006年开始开展了数字化学习港和学习型社会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基本思想就是让我们从少年儿童到老年,从在职人员到休闲在家的一些人员,都能够受教育,怎么建设一种社会化公共服务的大平台。就是依托网络来实现。在近几年网络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问题。所以,网络教育这个学习方式的开展,对我们整个国民是一个非常大的福音。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碰到的是数字化鸿沟的问题。我们在数字化学习港开展试点的时候,建立了7个点,天津一个,西安一个,宁波一个,广州一个,在北京有一个,在农村一个,在胜利油田一个,在TCL集团一个,七个点做试验的结果,企业没问题,社区和农村很大一个问题是首先解决学习能力、学习技能、数字化分工的问题。开始80%也有计算机,问题是城里都是给孙子买的,爷爷不会用。开始用计算机上网很困难。结果我们是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培训,一个是提供好的环境,提供他们有兴趣的题目,给予比较周到的服务,通过三个月,基本能使用计算机,能上网,能够查询一些新闻,看一些知识,打开你的页面。说明数字化鸿沟不是不可以逾越,只要在这方面我们的网络基础服务到位,实践证明是可以解决的,七个点仅仅一年当时直接受益8万人,而且有30万人间接受益。这就可以看到利用网络这种手段,搭建全民学习、农村学习的平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是我们国家建设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的一个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