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根叔们 把大学精神的“根”留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7日 11:25   长春《城市晚报》

  作者:巢江淮 

  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记忆》中,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李培根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6月24日《长江日报》) 

  “根叔”,一个亲切的称谓。根叔的演讲感动了7700名学子,更感动了无数网友。新闻跟帖留下“记忆”:根叔好样儿的。一个大学校长被学生如此称呼和记忆,是校长的平易、亲和、现实的魅力,为祛除中国大学官场化吹了一阵清风,也给满脸官气、满嘴官腔、满身官味儿的“校官”们立下一个榜样!看到一个老人对年轻人的深情寄语,这是中国教育的希望。希望这是中国的大学打破墨守成规的开始,中国未来的转型太需要中国大学的崛起……

  为何会引起网友的共鸣?为何让网友感动?因为,如今的不少大学出现大学精神危机,大学不再让其培养的学生“牵挂”,不再让其培养的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大学精神的娱乐,还是大学学生的寂寞?是的,大学生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可是有些大学何尝不是在“打酱油”或做着“俯卧撑”呢?应付式教学,一成不变的教学,尤其是大学精神的迷茫,培养方向的迷失,学术腐败的层出不穷……大学精神,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大学精神“很辛苦”。有人说大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地,大学自身文化建设情况势必影响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大学精神在其中又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博士后蔡文鹏撰文写道:现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第一要务是“知根、植根、育根”的问题。如果“不知根”,则可能“植错根”,更可能会“育坏根”。塑造与培育现代中国大学精神,首先必须自觉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同时不断吸纳世界文明的精华,从而呈现出中国气派。

  根叔们,把大学精神的“根”留下。有人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只余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更有人说,中国20多年来根本没有大学,有的只是一个“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大学有行政化的体制,就会有行政式的“长官”;有不健全的学术考核体制,就会有学术不端的司空见惯……其实,大学精神必须“根”植于先进体制的土壤里,并吸收“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营养。“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我们记忆着大学的“丑陋”,我们不能默默地等待着“总有一天”,我们要创造条件“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