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该不该鼓励大学生好好谈恋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8日 15:14   天津网-每日新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现身重庆一中开讲座。对于大学里越来越多的学生谈恋爱,于丹说:“我鼓励学生们谈恋爱,好好地谈恋爱。”于丹认为好好谈恋爱,就是要在恋爱中好好学习人际交往。——《重庆时报》

  大学生真的需要“好好谈恋爱”

  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孩子,他们已经脱离高中时代对爱情的“懵懂”,进入一个比较“激进”、“成熟”的恋爱期。然而,由于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群体核心”意识,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想事、做事、处理事缺乏理性,随意性大,使得他们把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较差。 

  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是步入社会前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此时思想活跃、学识增长,与人交往开始增多。尤其正值大学生进入恋爱阶段,对大学生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影响甚大。可以说,会不会谈恋爱、怎样谈恋爱,对大学生增长才干,提高心理承受力都具有很强的导引作用。而目前很多大学生恰恰不会“谈恋爱”。比如,有的谈恋爱心态浮躁,意气用事,根本不知如何谈恋爱;有的男生把经常换女朋友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不珍惜自己的情感;还有的动辄耍小孩子脾气,恋爱过程中频频出状况,甚至“要死要活”地折腾。 

  于丹提出的“好好谈恋爱”,既是对大学生的善意忠告,也是有价值的启迪。大学是开放的大学,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包含情侣间的交往,涌动着恋爱的激情,充满着对未来的思考。其实,谈恋爱是最能激发思考力和适应力的人际关系,恋爱谈得好,会心情舒畅,富有生活激情,对学业、对毕业、对择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并可以通过好好恋爱,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升华自己的境界和品质。 

  反之,心态浮躁,恋爱坎坷,动辄钻“牛角尖”,就会生出烦恼,不仅品味不到恋爱中的美好与向往,而且还会消磨自己的意志力,削弱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如此一来,只能使自己把握人际关系的能力越来越糟,为人处世充满幼稚。因此,大学生真的需要“好好谈恋爱”,真的需要负责任地去恋爱,切不可抱着一副玩世不恭的心态,把恋爱当游戏,让恋爱任逍遥。 

  (阎淑萍 )

  给中学生演讲“好好谈恋爱”有些超前

  如今,一些明星学者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处演讲。这些耍嘴皮高手,辗转大江南北,摇唇鼓舌、故弄玄虚,尽搞一些稀奇古怪的演讲。

  作为大学教授的于丹,因《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一炮走红,名声大噪。演讲口才之高,也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于丹在中学演讲称“鼓励大学生好好谈恋爱”,这不也是鸡同鸭讲吗?中学生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同他们大谈鼓励大学生好好谈恋爱,究竟是讲给谁听?这本就是文不对题,讲的也不是地方。再者,如她所说“鼓励大学生好好谈恋爱”,也是变相鼓励我们的中学生“好好谈恋爱、早早谈恋爱”,这不是提倡早恋吗?但于丹在重庆一中的演讲还是“勇于揭短”:“到高考结束都没有把数学弄明白过。虽然严重偏科,但是自己从来就不感到自卑”。这是在鼓吹“读书无用论”,还是在倡导学生“偏科不要紧,只要学习就行”?

  明星学者、专家教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演讲的口才当然必不可少,但我们更需要其具备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德行以及传授文化的担当。这样才能以智慧滋养人。传播先进的文化,犹如蜜蜂酿佳蜜,让听者身心浸润,享受一种精神按摩,从启蒙、教育、鼓舞的演讲文化享受中得到滋润。所以演讲者的导向显得尤为重要。

  可现在一些教授、学者光靠嘴上功夫,懂也演讲,不懂也演讲,到处信口开河,极不负责任地进行一些离奇怪诞的“演说”,甚至还有一些人不顾历史事实和逻辑大玩文字游戏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教授、学者作为理想的演讲者,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传承者,虽不是道德的偶像,但应是恪守职业操守的模范。应对自己演讲的言语负责,应给自己嘴上安个“把门的”,决不能为卖弄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演讲口才而信口开河,乱说乱讲,不负责任地戏说和忽悠听众。不然只能是误人子弟,甚至留下千古笑柄。(左崇年)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大学生 恋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