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杯”2010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半决赛已经结束,武汉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杀入决赛,将在10月2日在青岛电视台进行决战。和历届辩论赛一样,本届辩论赛的最佳辩手也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而本届辩论赛武汉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可能各奉献一名辩论明星。
武汉大学陈铭:我生活中和人吵架都吵不赢
陈铭就读于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他介绍自己时说:“我在生活中比较感性的,辩场上比较理性,生活中和辩场上完全是两个人。生活中别人都不相信我是辩手,和别人吵架都吵不赢,我是个挺随和的人。”但在辩场上,陈铭是全队的灵魂,也是场上的焦点人物。
武汉大学是个很有辩论传统的学校,从班级到院系到学校,有一套复杂的选拔机制,训练和陪练也有一整套方法。武汉大学的校辩论队大二、大三的同学居多,已经读研二的陈铭,实际上是同学们的执行教练。作为武汉大学辩论队的领军人物,陈铭一直很重视和队友之间建立默契。陈铭说,在自由辩论环节应当是按三、二、一的顺序发言,但是有时候,自己会想到一个很好的说法可以攻击对方,于是就想替队友说,于是提前站起来,但是一个默契的辩论队就不会这样,陈铭说真正的辩论队是充分信任队友的。为了建立这种信任,集训期间,他们白天训练,晚上一起去唱歌,一起看电影,俩个月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最后想法都很接近,在赛场上,我想到一件事,我的队友站起来就说了,不会有一点不放心。
陈铭是学传播的,他辩论时滔滔不绝,语言丰富犀利,很有电视评论员的风采。暑假期间陈铭在湖北电视台实习,做上了新闻主播,主持用他自己名字命名的一档新闻节目《陈铭说新闻》,得到这个位置也和陈铭在辩论场上的表现有关。有一次打辩论赛的时候,湖北电视台的一个总监在下面做评委,觉得他可以做新闻评论类的节目,于是就邀请他到武汉电视台实习,陈铭每天要把时事整理出来,加上自己的评论,夹叙夹议讲给大家,这个功夫也是辩论中练就的,同时对他继续参加辩论赛也会有很大的启发,不过陈铭自己的理想却更希望当一名老师。
在辩论赛有些走下坡路的今天,陈铭仍然坚守辩论,而且他看到的是,他身边参加辩论的人都是各系科的精英分子,所以他并不担心辩论赛的未来。谈到辩风,陈铭认为,目前辩论风气改观不大,他们在辩论中,尽量避免一些水词,但是辩论赛上有输赢,所以有些水词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些水词,观众可能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有时候你听到两个学术大师讲道理,大家会觉得不爱听。但同时,他认为辩风是有可能突破的,他们经常看法庭辩论的资料,美国的法庭辩论非常精彩,对不同的证人提问,归谬,有很多可以借鉴的。
陈铭认为,辩风的改变需要时间,辩风的转变有滞后性,不仅参加辩论的同学,但是带队老师的改变都需要时间。各队带队教练的年纪都四十岁上下,他在冒进和保险之间肯定选后者。
谈到这次比赛,陈铭说:“这次比赛设置的证人质证环节和超级辩论环节很好。开始听到举证质证,我们的反应就是担心,我们没有经历过,我们就是请了武大的前队长,由他代表一位消费者,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把他劝回来,还可以,不算太成功,这次南开大学的证人为他们的取胜起了巨大作用。在后面的比赛中,我们看到辩题甚至想,如果这道题我们请个证人,我们会请个什么什么样的。”
至于超级辩论,陈铭更加支持:“超级辩论非常成功,超级辩论精彩的程度压过了自由辩论。尤其是不计时和可打断,有时候辩手是被激发出来的,可以逼着你的功力往上提几层。”
中国政法大学肖磊:我们把自由辩论打得很复杂
中国政法大学有非常深厚的辩论传统,司法口才当中有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法庭辩论,已经不是业余活动,而是课程设置。有句话说,在中国政法大学,随便在路上抓三个人就有一个是辩手。
和陈铭一样,肖磊生活中也不爱说话,更不爱和人辩论,他说:“在生活中如果要把一个人在短时间击垮他,你就听不清他的观点了。”而现在,在赛场上,肖磊也是慢热型的,并不快速的像别人发起进攻,他认为研究生思维速度已经跟不上那些本科生,而且懂得的多了以后,不能说话不负责任的话,不能为了攻击对方随便说一句话。
肖磊对现在流行的辩风似乎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有自己对辩论的认识,不太关心其他人用什么方法辩论。“外人总是认为法大的辩论和别人很不一样,是不像辩论的辩论。我们把自由辩打得很复杂,总是试图从问题的本质逐步把问题分析清楚,有时候遇到对方用技战术的东西来攻击我们,我们也反思过,我们准备是十分的东西在场上只说了两分其它的都被对手压制了,是不是我们也要搞点技战术?但是反思以后,我们仍然要求自己兼顾,即使输也保持法大的传统。当然最希望能保证成绩,又不希望丢掉自己多年坚持的风格。”
中国政法大学的训练方法和武汉大学很不一样,中国政法大学辩论队的同学们一直很抵触陪练,不打模拟辩论,肖磊觉得陪练会消磨掉他们对题目的新鲜感。而在场上,他们也没有很强的技术套路来控制谁发言,肖磊说:“结辩有最大的火力,不用接对方的问题,不用干脏活累活,我是结辩,但我有时候会比较急,自己站起来接,他们也会让我。”
肖磊希望他们的辩论中加进更大的信息量,而且认为事实可辩,要为事实而辩。肖磊甚至希望:“大家看到我的结辩不需要你们在场上认同我,而是当它形成文字以后,你看到的一个漂亮的判决书,是禁得起咀嚼的。”
肖磊说:“每一次辩论赛,主席都会提醒大家,辩题不代表辩手的个人观点,而我想说,当我们对辩题挖掘咀嚼后,我们是信它的。”
从两位辩手的访问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汉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的辩论风格是不一样的,究竟谁将取得胜利,代表中国出征新加坡?两位辩论高手又是谁能赢得最终的最佳辩手?还要等待10月2号的比赛为我们揭晓答案。
2010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组委会外宣组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