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分低能多?中国教育缺失大盘点(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1日 11:58   京华时报微博
中国教育缺失大盘点中国教育缺失大盘点

  近几年,关于中西教育孰优孰劣的讨论越来越多。在中西方教育碰撞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国学生专业突出却无法表达自己,能掌握知识却无法独立思考,能考高分却生活无法自理……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逻辑思维、动手和实践等一系列能力因为考试不考而被束之高阁。然而,这些能力却是学习、生活甚至就业中必不可少的。

  思辨缺失

  【起因】

  韩方大战引发逻辑大讨论

  春节期间,“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事件”引发热议。在网友们因为“挺韩”还是“顶方”而引发口水战时,网友“衣冠神州”的一篇博文《让韩方之战变成我们的普通逻辑学教材》却指出:双方的论辩简直“不忍卒读”,到处充斥了逻辑谬误,而这也暴露了国人逻辑思辨能力的缺乏。 

  “衣冠神州”称,自己是美国在读的硕士,但因为之前没有学过逻辑课,也没有学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自己的论文只得了C++。为了弥补自己的逻辑空缺,自己专门和美国的本科生一起旁听写作课。学完这门课再来关注国内的韩方大战,“衣冠神州”发现,整个国人的论辩充斥着入门逻辑学的全部谬误,是一个极好的“何为逻辑谬误”的教材。于是,他从韩方大战中的种种事例,说明了这场口水战中犯下的事实与意见混淆、对人不对事、转移话题、花车游行等各种逻辑谬误。 

  这篇博文发出后,就被上万人转发和评论。随后的争论中,许多网友都开始拿“逻辑”说事儿,不再盲目“站队”,而是学着理性思维了。

  【现状】

  在校生:缺乏逻辑课程

  记者通过了解发现,目前国内小学、中学均没有开设专门的、系统的逻辑思维课程,只有一些老师会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范围内,结合学科知识点为学生讲解逻辑推导过程。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接受这方面的锻炼,就只能为孩子报逻辑思维培训班。 

  一位逻辑思维培训班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年,前来学习的学生特别少,因为这个内容“考试用不上”。但是这几年,学生逐渐多了起来。一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逻辑训练的重要性;二是因为之前上过逻辑思维课程的同学在其他学科学习中进步很大。 

  这位老师说,他们在教这门课程的时候,不是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推导出一个合理的结论。这与任课老师结合知识点所讲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那种方法还是在学习知识,而我们的训练则是在内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在大学,仅在哲学系开设有形式逻辑之类的课程,但听课的学生寥寥。一位哲学系的大二学生告诉记者,逻辑课是他们的必修课,但每次上课班上的人都屈指可数,“大家都认为逻辑学起来很枯燥,并且如果每天都生活在逻辑中实在是太痛苦了”。

  留学生:丢失思辨能力

  近年来,选择出国接受西方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在中西方教育的碰撞中,更加折射出了中国学生逻辑思辨能力的缺乏。 

  2月13日,图灵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来到上海交大为本科生授课。谈及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时,他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学生能几乎复制下他上课所讲授的所有内容,可是从课堂提问和考试情况来看,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欠缺。他认为,现在的中国留学生正在丢失思辨能力,“他们更实际,更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对政治则比较漠然,更不会去深究。” 

  早在去年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就表示,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式思维是中国学生缺乏的。他认为,中国需要创建一种课程及教学法,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及独立的思维能力。 

  理查德·莱文指出,一些亚洲国家的大学和欧洲大学,学生在18岁的时候就选定专业,不再学习其他专业之外的课程。“这种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培养领导力和创新人才就显得过时了。”

  求职者:面试引入辩论

  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时,采用小组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就业指导专家赵正宝介绍,在小组讨论和辩论中,用人单位就是在观察求职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赵正宝分析,其实在现在的职场,尤其是一些大的外企,看重权威与服从的少,有没有批判式思维,能否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是许多单位非常看重的。许多求职者在面试中答非所问,逻辑混乱;在小组讨论中,一旦听到不同意见,就不顾事实和逻辑,直接上升到道德批判,这些都是求职时的大忌。即便是国企,实际工作中也需要具备独立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赵正宝建议,求职者在面试前,应当了解基本的辩论技巧,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提高自己在辩论时的宽容度和逻辑技巧。只要有理有据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了,HR自然会看在眼里。

  【业内讨论】

  态度:高考不考也要学

  去年,第二届“素质教育与逻辑思维论坛”就把论题聚焦在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上。与会专家称,青少年阶段是思维成长、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不能因为高考不考就不学逻辑。 

  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董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刘培育称,许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逻辑思维教育,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看作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之一,而我们国内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在我国,基础学科是6门,即数、理、化、天、地、生;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基础学科是7门,包括逻辑,即数、逻、理、化、天、地、生,逻辑放在数学后面。” 

  北京一六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黎松龄表示,其实高考是考查逻辑思维的,只不过它不是以纯逻辑学的方式来考查,它更强调的是和学科结合的应用性的考查。很多老师在谈到逻辑思维训练的时候,其实都是基于学科教学的某一点,会和学科联系去讲解,很少有语文老师是从阅读的思路,从作者逻辑思维的角度去分析,更多的是拿一些基本的答题思路去分析。

  形式:应列入中学必修

  对于逻辑课程,是单独开设还是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专家的观点不一。 

  南京大学(微博)哲学系教授张建军认为,如果真正重视自觉的逻辑思维素养的训练,就应当以某种方式把逻辑基本知识与方法的系统性训练,列入中学阶段的必修内容。 

  北京创新研究所所长汪馥郁则表示,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主渠道,不是单独开设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课,而是要与各学科课程内容结合,有意识地渗透在各学科课程内容之中。 

  北京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也认为,应当将逻辑思维训练和学科导学进行结合,把书本知识问题化,问题课题化。即在所有的课堂和学科中,老师们都把书本上的知识跟逻辑思维训练相关的一些要素提炼出来,编教案、学案,指导学生开展逻辑思维的训练。

  内容:需更加有趣实用

  中学生学逻辑思维,还能死背概念吗?民大附中一位老师称,大学的逻辑教材是一个知识系统,但在中学,这样的方式就不合适,只会加重学生的记忆和学习负担,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课程应当更加有趣实用,不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案例式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被中学生接受和喜欢,才能达到锻炼逻辑思维的目的。

  【他山之石】

  思辨缺失根源在于教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