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学生源下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王伯庆:我们在《教育蓝皮书》主要研究一个问题,在生源快速下降的情况下,高校面对的几个问题。
1990年我们国家的新生婴儿是2354万。2000年新生婴儿是1379万。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新生婴儿是600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源从2008年的1050万快速下降,一直下降到2011年的933万人年。由于婴儿的快速下降,这次生源下降态势将会延续下去。从今年录取来看,各省的录取率都偏高。一方面生源在下降,另外一方面录取率上升很快。今年山东省的高考录取率是87%,浙江省是85.3%这个比例相当高。
给高校带来的困惑有几个方面。当高校的生源出现问题以后,如果什么专业都办的话,这是都不可能的,因此要办出一些有竞争力的特色专业。高校第一要缩减招生,而不是再扩大招生,真正的突出办学特色。这不能简单的理解是政府的要求或者是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只能走这条路,没有第二个选择。
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最近我走访了一些高校,虽然生源还是可以招得上来,但生源的学习质量开始出现问题。也就是说由于过去在生源有选择的情况下,招进来的学生还比较愿意读书。现在可能有较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突发事件开始增加。我们称为“高危”人群开始增加。对学校来说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宜录取率快速升高下的生源构成。第二,极端事件可能增加。在生源变化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对新生进行适应性调查。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生源的急剧下降迫使在应用本科、新建本科、高职院校不能只把自己的生源锁定在18岁到22岁之间,可能在几年以后,有些高职院校生源的50%要来源于超过25岁的人。教育方式不一样、录取方式不一样,不可能找到二十二、三岁的老师来辅导这些年龄的学生。在过去想进大学没有进大学的,给这些人提供学历和非学历的教育,帮助我们国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人才,让30多岁的人有机会受到教育。
生源下降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给高校提出挑战。一是办出自己的质量,首先有特色。不能说一个农业院校还办新闻专业和体育专业,这不是一个笑话。大家可以查一查,所有原来有特色的院校什么专业都办,不管社会上有没有需要。
我们今年在《教育蓝皮书》提出一个分析,希望可以在这方面引起在生源下降的情况下对高校引起关注。今年更多的高校会推出自己的质量年报,这个事情也是周大平老师关注的问题。因为我也在关注质量年报,恐怕向社会汇报不是学校自娱自乐的总结。这个问题肯定要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也跟我们刚才讲的主题呼应,就是是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是否完成了学生的期待。这些可能都是高校不得不要回答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