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宿舍投毒案折射出的教育之痛

2013年12月06日11:30  现代教育报    

  近年来,不论是至今未破案的清华[微博]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还是已经执行死刑的马加爵杀人案,都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人们在寻求知晓犯罪学生作案动机的同时,也在思考其背后折射出的教育问题。

  11月27日,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其结果让人大[微博]跌眼镜:嫌疑人林某在法庭上交待了其作案动机,只不过是“想趁‘愚人节’整黄某一下,未预料到后果”。不过,林某也透露了他和室友黄某之间的性格不合问题,“他觉得我没有生活情调,我觉得他有点自以为是”。

  也许正是这种“彼此看不上”的性格因素才最终导致了矛盾的不可调和并不断累积,最终酿成了惨剧。可是,仔细一想,世界芸芸众生,性格不合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再不济还可以调换宿舍,怎么能拿生命开玩笑?透过这一极端事例来看,真是性格问题吗?其实,性格问题的背后是教育,教育缺失难辞其咎——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日常是怎样教给孩子们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呢?特别是当面临人际交往困惑乃至冲突的时候,又教给他们哪些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呢?

  想想看,每天当孩子们放学回家,作为家长[微博]的你,是先问孩子在学校里过得开心不开心、和同学相处怎样,还是先问作业做完了没有、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呢?作为教师,当一个孩子告诉你,他的学习目标是“打败”某个孩子时,你是告诉他做好自己就好,还是给他立一个更高的竞争对手呢?

  相对于“成人”,我们的教育更习惯于谈“成才”;相对于“成长”,我们的教育更看重“成功”;相对于“品格”,我们的教育更青睐于分数;相对于自己的成功,我们的教育更警告“你小心被别人超过”。把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变异为分数排名的竞争教育;把普惠的大众教育变味为服务少数“好学生”的精英教育。这样的异化导致了对学生生命教育、人格教育的严重缺失,这恰恰是我们的教育之痛,也是马加爵案、复旦大学[微博]投毒案等折射出最大的教育问题。

  复旦大学投毒案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它警示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包括家长,要传递给孩子以正确的价值观:自己好也要让别人好,自己优秀也要让别人优秀,自己成功也要让别人成功,你赢我赢大家都赢——这不仅是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不仅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基本规则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更应成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所应倡导的价值观。

  □文/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原载《现代教育报·家长周刊》11月29日)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