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6岁,南京人,1986年来美国,西雅图某大学教育学硕士。
她和丈夫的关系是到美国一年后开始变坏的。她说主要原因,是因为她丈夫和另外一个北京来的女留学生的关系过于亲密了。有一天,她回家听到录音电话上那个女的给丈夫的留言,一上来就是:“咱们……”。
她和丈夫都是南京一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她在文学系,她丈夫在物理系。她的父亲是她丈夫读研究生时的指导教授。当年,为了把她追到手,他曾用了读研究生的那整整三年的时间。毕业时,他们结了婚,他因此也得留校,而没有被分配回河南老家。 婚后一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他那时可听话了。”她说,那时的丈夫,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1988年,她丈夫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美国加州一所大学进修。不久,在美国教授的帮助下,转成学生。一年半以后,她带着两岁的孩子来美探亲。一到美国,她就感觉丈夫对她的态度和以前不一样了。大概,他以为他现在有资本了。我是靠他出来的,后来能读书,更是靠他,他挣钱,又是博士生,以后不愁找工作,办绿卡。" 于是,不久,就出现了那个人的…… 她说,她受不了那气。两人开始不断地闹。一年后,她抱着孩子自己回国了。当时,他们俩并没有正式办离婚手续,但心里都明白,那是早晚的事。 但是,在两人分手半年后,她丈夫突然在美国医院体检时被发现患了淋巴癌, 而且已经扩散。他无法在美国治疗,因为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他虽然有医 疗保险,但那是他作为助研的工作合同的一部分,现在他无法继续工作,因而也就失去医疗保险。他要求回国。他也不想在美国等死,不想最后死在异国他乡。家人帮助在上海联系了一家医院。 他几乎是被抬上飞机的。到上海时,已经奄奄一息了。 她带着孩子从南京到上海和他见了最后一面。
“看着他那样子,我已经不再恨他了。他还挺爱孩子,说攒下的钱将来给孩子上学。”她说,“我们谁也没再提起离婚的事儿。” 几天之后,他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