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理解所读材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13:06   铁道出版社

    第三节 理解所读材料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对文章的阅读理解,也要经由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阅读思维的培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各项理解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对文章能够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的认识,获得对文章全面的、本质的理解。

  阅读理解与各类思维相联系。它可以是抽象的理解,也可以是形象的理解;可以是分析性的理解,也可以是直觉性的理解。所以,在各类思维能力的训练内容中已经包含了阅读思维的训练,这一章不再专门谈训练方面的内容。

  一、理解语义 

  阅读作品,是从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开始的。语言文字作为思维的载体,承载着作者思维的内容。要想了解作品的内容,就必须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去领会它所表达的意义。叶圣陶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在实际阅读中,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是和对语言意义的理解相互联系的。阅读时,随着视点的游移,从字到词,从词到句,文字符号被感知而变为语言的信息输入大脑。这些语言信息经过大脑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机制的辨识、翻译和读解,便获得了对语言文字表层意义的理解。

  但是,仅仅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从中去领会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味。尤其是文学语言,它不同于日常语言,遣词精当而含义隽永,只有透过它的表层意义,才能体会到其丰富内涵。例如为大家所称道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只有结合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去体会,才会领悟到诗人将这个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从而赋予无生命的春风以生命,并且仿佛看到春风拂地、吹绿了江南岸的绵绵青草,感受到江南生机勃勃的早春气息。如果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是体会不到“绿”字的妙处的。对语言文字深层意义和情味的这种正确而丰富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便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感”。正如夏沔尊所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实际上,要理解议论性、说明性语言的深层意义,也有一个语感的问题。例如“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话,一个中学生和一个经受过革命战争考验的老战士,他们的实际体验和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如果说不懂得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要理解和感受它的深层意味,则全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修养。

  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是走向对全文内容理解的基础和前提。

  二、理解形象

  阅读文学作品和一些记叙文,对作品形象的审美性理解是整个理解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审美活动的经验,审美理解包括审美前提性的理解和审美情感性的理解。

  审美前提性的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背景、形象的象征意义、典故和各种意境描绘的技法等项目的理解。它虽不是审美感受本身,却是美感产生和深化的基础。例如,如果不懂得鸳鸯是忠贞爱情的象征这一汉民族特定的文化心理,那么在读《孔雀东南飞》诗的时候,就会对“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的行为感到莫名其妙;如果不懂得“斑竹一枝千滴泪”诗句中运用了娥皇、女英哭舜帝这个故事的典故,就会认为一枝斑竹和千滴泪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不懂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用了“比”的手法,就只会老实地认为是大老鼠偷吃了我家的糜黍,而不知道这个大老鼠是在比拟统治者;如果不懂得“白发三千丈”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也会感到这句诗无从想象,甚至会认为它违背了常理。可见,没有这些前提性的理解,就不会有合理的想象组合或整合,就难以领会到形象所包含的深层意味。

  情感性的理解有别于抽象的理解,它是在审美感受过程中对融合于形象之中的深层意味的一种直观性的把握。这种理解,是审美观察和作品鉴赏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理解。我们知道,审美理解是审美观察中的一项重要的心理因素,这种审美理解主要指的也就是情感性的理解。观察中的审美理解,指的是对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的理解;阅读中的审美理解,指的则是对文学艺术形态即作品形象的审美理解。二者尽管审美对象不同,但它们都是在对对象感知的基础上,在情感和想象的共同参与下对于审美对象深层意味的一种直观性的把握和领悟。只是由于文学艺术形象已经赋予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它已不是纯自然、纯客观的形态,因而对作品形象的理解,实质上是对赋予着作者主观因素的作品形象内在情感和深层意味的理解。

  我们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这首小令的前几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形象画面。这幅画面即由九种单一物象所组成的时空结构,便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只有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走去。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时候,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心灵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这就是对包含着作者主观因素在内的作品形象内在情感和深层意味的理解,它不是靠抽象的逻辑推理,而是在对形象的感受中的一种情感性的领悟。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能说明这种情感性理解的情况。

  情感性的理解有双重特点,它既不脱离情感,同时又显示出理性。正因为它表现为一种情感性的领悟,所以它不同于抽象的理解;正因为它又具有理性,所以它可以对形象达到本质的认识。那么,这种理解是怎样取得情感和理性双重品质的呢?这是由审美性形象思维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在阅读中,理解总是结合着感知、想像和情感的活动进行的,始终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和情感的体验,而且这种理解往往是朦胧多义的,多是一种“心领”和“神会”,一时难以用确切的语言表达清楚,这就使理解具有形象的、情感的即感性的特点。同时,理解作为一种认知因素,总是在积极地思考着、探求着,一方面引导着感知、想像和情感的活动,一方面又及时地将直接的感觉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所以,我们既不能把这种审美理解归结为单纯的感性,又不能把它归结为单纯的理性,而是情感与理智的交融、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