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申论考试难度的加大,应试者遇见的问题不仅来自于内容,更来自于对题目的解读和答题角度的选择(与命题者意愿相一致)。在华图老师的长期实践中,发现来自于偏题、跑题的失分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所以,规范审题,形成可操作性的析题步骤是在现有体系下增加的又一必要模块,笔者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总结如下,仅供各位同仁借鉴。
个人认为,破题需要四个步骤:
1、 认真读题,分析题目类型;
2、 寻找材料限制,题目要求,字数限制;
3、 题目所说的主要问题,限制性定语解析,总结关键要求;
4、 与前面题目的关系,是否可以对材料内容作出判断。
(具体步骤详略按需要而定)
下面我们就以2010年国考(地市级)题目为例,来分析借助这一方法破题的过程。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依据“给定资料1”分别进行概括。(1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解析】首先该题目属于概括题,限定在材料1,具体要求明确。
题目中所说的主要内容与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有关,要求概括出该计划(短期)难以实现的原因,或可判断出所有材料可能与渤海碧海计划或海洋有关。
原因分析的度:该行动计划已提出,但有难度,短期难以实现,与长期可能实现的原因无关,或长期无法实现的原因可以不写。
总结:寻找材料1中与该计划短期无法实现的原因。
2.“给定资料3”中环保专家认为“兵库县堪称‘环保错位’的典型。”请结合资料内容,对“环保错位”的实质进行阐释。(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解析】首先,题目属于综合分析题,且具有高于材料要求的实质分析。限定在材料3,具体要求明确。
主体是环保专家意味着该题目与环保有关;兵库县属于一个典型,意味着通过例子来说明一个普遍的现象。
环保错位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只知道与环保有关。其他不得而知,那我们就从字面上分析,错位的字面意思只能是放错了位置,我们初步分析的结果是把环保放错了位置;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来是把经济发展或者开发与环保放错了位置;应该怎么放呢?毫无疑问是先经济开发还是先环境保护的问题,或者判断出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的问题。要求解释一个概念及概念所反应的实质内容。
总结:该问题让我们分析一个概念及其概念的实质内容,可以进一步判断出来所有材料与海洋的环保有关。
(二)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20分)
要求:
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
2.调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解析】题目属于对策题。题目与建立“宜居城市”有关,针对的是与w市有关的材料。题目要求明确。
要求提出与存在问题有关的对策,每一个问题针对一个相应的对策。与前面题目的关系可能是海滨城市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引申可能是城市发展与海洋保护的关系。
总结:该问题让我们寻找建设宜居城市的对策,这些对策与文中所提的的问题相对应。
(三)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20分)
要求:
1.对有关宣传内容的要点进行提纲挈领地陈述;
2.体现政府精神,使全市各界关心、支持污染整治工作;
3.通俗易懂。不超过400字。
【解析】这是一道特殊文体宣传纲要题,要求进行政策宣传,属于分析题。题目内容与近海水域的污染治理有关。针对的是与A市有关的材料。身份是A市政府工作人员。题目要求明确。
宣传纲要要求紧扣政策,发动民众,共同参与,带有纲领性的内容。
主要内容可能三块:一是政府政策,二是政府工作计划,三是鼓励大家共同参与。
总结:要求写出政府在近海水域污染治理中的政策及工作安排,鼓励全民参与。进一步印证全部材料与近海水域污染治理有关。
以上可以看出,破题的关键在于三点:确定主题、明确要求,理解具体命题者要求的角度和侧重点,题目一旦审偏或审错角度,则所有解答的内容都会毫无意义。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