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考申论新“红人”:应用文写作

2012年11月13日11:02  中公教育 微博   

  中公教育[微博]研究与辅导专家  孙菲菲

  国家公务员[微博]考试年年有变化,其中题型的创新算作一大可观之处。新题型极易成为每年考后的焦点讨论话题,它的出现往往使得掌握固定思维和方法的考生面对新的挑战而感到不知所措。作为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的“红人”,应用文写作题目倍受青睐,因其出题的极度灵活性,在每年的创新题中亦频频出现它的踪影。在2011年和2012年和市级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中出现的五个新题型中,应用文写作题占据其中两位,其灵活性可见一斑。中公教育专家在此特意将这两种题型列举出来,并分别加以详细阐述。

  1.编者按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试卷中第一次出现编者按这个题型,很多考生对此并不了解。编者按是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是编者(不是作品的作者)对作品的解释或引申。编者按通常200字左右,甚至更短,有时仅三言两语,但要能够切中要点。

  【真题链接】

  “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2012·国家·省级·第一题·2)

  【中公分析】

  在这道题目当中,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出编者按的主要作用是概括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号召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

  【参考答案】

  编者按: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冷漠的行为让人心寒,但总有一些人会带给我们温暖。作为包工头的孙先生为给农民工发工钱路上遇难,其弟帮助哥哥完成遗愿,这是对诚信的坚守;希望小学徐老师身患重病仍坚持于教育岗位并资助孩童,这是爱心的奉献;“最美妈妈”吴女士舍身救下从楼上掉下的孩子,这是善良勇敢的流露。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值得每位公民学习,

  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和他们一起书写美好的明天。

  2.宣传手册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题目中的“宣传手册”让人耳目一新。应用文写作的出题十分灵活,可塑性较强,宣传手册即为一种。宣传手册是就某一事件进行宣传用的材料,属于基本的应用类文体。一般要交代清楚宣传的目的、宣传的内容以及倡议和号召。

  【真题链接】

  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2011·国家·省级·第三题)

  【中公分析】考生要注意从题干中阅读出这样的信息,即题目已给出答案的内容结构——“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四部分。接下来,按照题目要求,通过规范的语言和合理的逻辑顺序将答案要点一一列出即可。

  【参考答案】

  (一)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从青海发源,途经四川、甘肃等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由于所经地势变化大、水流落差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壶口瀑布”景观。

  (二)黄河与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灿烂的古代文化、甲骨文、青铜器以及最初的王权在这里产生,它拥有秦腔、豫剧、绘画、雕塑等文化遗产;孕育了一大批创造了伟大业绩的历史人物和文化巨匠。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自身规律是“善淤、善决、善徙”,泥沙淤积使其成为“地上悬河”,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从两千多年前修建黄河大堤开始,中华民族抵御河患、造福人民的努力从未中断;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黄河治理与开发工作十分重视,建造防洪工程体系、固堤防洪、人工改造,黄河的水流资源、旅游资源也得到开发。

  (四)黄河精神万古传

  黄河承载着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拼搏进取、团结奋进的精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黄河精神发扬光大。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