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就是当前对某种观点或者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就是写一篇小的文章。和大作文不同的是,这类文章字数要求比较少,通常在400字到600字之间,针对的问题比较具体。要想写好时政评论,最好参考一些地方性报纸对一些细节问题发表的社论。
时政评论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干,因此写作时要少说或者不说套话,要做到直接明了、开门见山。
一、各抒己见——观点评论
观点评论是指针对某个或者某些人的某种观点,做出判断分析。这些观点可能是一些理论,也可能是一些对策,还有可能是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对观点的评论有两种考试形式:一是要全面评论,全方位的分析和评论某个观点;二是驳论,以驳倒某个观点为目标。
1、全面评论
需要全面评论的题目在2009年国家考试中出现过两次:
“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此外浙江、山东等一些地方考试也非常喜欢出这类题型。
这类题目有一个很好用也是比较固定的思路,这就是辩证法的三部曲:正——反——合。正可以理解为一个观点的合理或者正确之处;反是一个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合可以理解成为自己的观点或者对别人的观点的升华。
如:2009年的“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提出质疑”的观点的看法。这就可以采取正——反——合的思路:先谈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再谈观点中存在的不足,最后谈自己的观点。
有人会担心,这样思路是不是太模式化,太僵硬,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完全可以灵活一些。我们可以选择多谈观点合理性的一面或者谈观点的问题,在合的时候我们可以反对这个观点,或者赞成的一个观点,也可以表示中立,还可以有条件的赞成或者反对等等。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可以灵活处理。
2、驳论
驳论就是通过驳斥错误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就是驳论。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
驳论的方法,最基本的仍是摆事实、讲道理。驳论的一般方法包括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驳论点是就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与相关基本原则冲突的部分进行反驳。驳论据是对文章的支撑——论据进行反驳,既可以直接反驳,也可以通过归纳论据中的谬误的办法反驳。驳论证是对文章的论证方式进行反驳,针对举例论证可以是找出例子与事实,情理不符的部分,针对排比论证,可以指出
进行驳论,必须先占有材料,对错误言论进行周密的分析,弄清它的症结所在,将问题逐个解决,各个击破。这类题目大致的思路答题是:摆明观点——各个击破——提出对策。
二、深入透彻——现象评论
对社会现象评论在国家考试中目前还没有出现过。但在一些地方考试中比较常见。比如:山东省2007年的考试和内蒙2009年的真题。(见下)在各种报刊杂志上也经常看到这类文章。如: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出现后很多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于一个社会现象评论既可以全方位的进行分析,也可以有重点的和深度的进行解剖。
这类题目我们也可以采取“正——反——合”的思路答题。不过相对于正反合的思路,“原因分析+对策”的思路会更加好用一些。
例:你怎么看待社会上"献爱心,捐助危重病人"的活动很多的现象的?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社会,关心他人,这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这些捐赠有助于帮助病危的人,有助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不仅如此,它还为有助于形成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
反:我们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应该透过这类现象发现一些问题。捐赠现象增多说明我们很多重病的人无力担负医药费用,这从侧面反映这样一些问题: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很多人生活在有病无钱治疗的情况下;医药费用过高,普通的百姓看不起病,尤其是重病;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病人生病不是通过常规、体制性的医疗保障,而是通过单个的捐赠进行救助。
合: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的社会要为这类活动的开展提供方便,并鼓励社会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的开展类似的捐助。与此同时,要规范捐赠行为,防止打着捐赠的旗号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力图使捐赠常规化。同时还应该通过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从根本上解决看不起病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先分析现象的原因,再谈如何对待这样的社会现象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但要注意,正反合的思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现象评论都可以用,尤其是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比如让你谈谈你对目前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看法,你就不能说上网成瘾有积极意义的,可以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可以拓展青少年的视野,还有可能熏陶出电脑天才,也可以为一些网瘾治疗的机构提高发财致富的机会。我们应该谈这个网瘾背后的问题,或者谈如何化解这些问题。
例题一:
材料:
2005年9月15日,西南大学[微博]文学院女生陈某,以“卖身救母”的网名在天涯社区重庆版发帖子,为身患肝病的母亲求援。帖子称,妈妈因肝病生命垂危,陈某卖掉了家里的住房,筹作手术费,让妈妈接受肝移植手术。可手术恢复不理想,专家认为应该做二次肝移植术,需要几十万手术费。陈某在求助信的结尾处写道:“我多么希望有好心的人能救救我妈妈!我宁愿卖掉我自己!”帖子发出后,该学生的个人帐号很快收到各地网友超过10万元的捐款。但随后一位网友发出的一篇题为《卖身救母的真相》的帖子,引来了众多网友对陈某“卖身救母”真实性的怀疑。该帖子说,陈某生活奢侈,身穿价值近千元的阿迪和耐克新款服装。该帖子称,陈某利用了媒体,其行为有欺骗性质。10月19日,天涯社区网上又出现了一篇《“卖身救母”事件调查实况》的帖子,发帖者与另一名网友赶赴重庆“独立调查”发现,陈某的母亲是沪州检察院职工,第一次手术的费用是30多万元,由于享受医疗保险,医保机构按照标准支付了15万元,检察院职工为她募捐了2万多元。如果她进行第二次手术,需要30-40万元,医保能再支付15万元。但关于其母享受医保这一点,陈某始终没有提及。该调查引起了许多网友对陈某的不满,一些网友说:我们的社会需要真诚,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完善的捐助机制,受助人理应公开情况。网友的讨伐与质疑,集中在陈某有选择地公开求援信息,影响了捐助人的知情权。这些声音在10月23日陈某的母亲去世之后开始变弱,但仍有网友不肯罢休,甚至表示要将陈某告上法庭。对此,陈某和她的亲戚裘表示,将选择一个适当渠道公布详细账目,同时希望能有司法部门介入调查,将真相告诉公众,他们还呼吁能够出现专门的机构监管网上民间捐助,这样当事人就不会再受到类似的伤害。
自9月15日陈某在网上发出救助帖子至其母手术后去世,再到后来迫于巨大的舆论和心理压力陈某休学回家,网络上各种观点包括对陈某、对“独立调查人”的支持与“讨伐”等,展开了尖锐激烈的争论,甚至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谩骂攻击。包括央视和许多重要的平面媒体也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网络募捐一时成为社会上最引入关注的焦点,陈某则成为当年我国最“著名”的网绝人物之一。
问题:
对西南大学女生陈某网上“卖身‘救母’”风波作出点评。
参考答案
正:女大学生的卖身救母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能积极承担家庭责任非常难能可贵。
反:这件事情让我们感到的更多是心酸与困惑。心酸的是大学生需要卖身救母。这背后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是我们的看病难看病贵,是我们社会的落后。我们社会每一个人对于这样的事都应该感到不安、愧疚甚至是羞耻。困惑的是这个有家庭责任感的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有选择性的公开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欺瞒了公众;困惑的还有我们社会上的一些人吹毛求疵,不能容忍一个年轻人的小错误,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
合:希望有一天,我们不用再“卖身”,不用再撒谎,也不再恶意揣测别人。让我们携手一起建设一个道的社会,包容的社会,和谐的社会!
这个现象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只是受到字数限制只能写这么多。同时也还有很多思路可以用,大家可以多多揣摩。
华图教育[微博] 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