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考一本通(2)

2013年07月23日15:52  中公教育 微博   

  能力测试综合评述

  题型及考点:

  1-9题均为单定义判断题目。

  其中1-4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要点的能力,需要考生从定义中筛选出诸多要点。

  第5-7题需要考生对要点的类型进行判断,找出关键的要点,排除其他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第8-9题较为特殊,题干中给出了两个定义,正确辨别两个定义之间的异同点是解题的关键。

  自我查漏:

  若5-7题错误,说明考生对要点类别的识别能力不强,需要考生熟练各类要点,并掌握快速筛选关键要点的方法,排除错误选项。

  若1-4题正确率不高,说明考生对寻找要点不够全面,要提高从多角度寻找要点的能力,可以通过比较选项和定义要点的区别排除选项。

  若第8-9题错误,说明考生对定义信息的区别能力不强,需要考生仔细辨别相似定义之间的细微差别。

  第一节 定义判断题型特点

  根据每道题中所给出的定义数量的不同,可以将定义判断分为单定义判断和多定义判断两种。

  一、单定义判断

  单定义判断的题干中只涉及一个定义,即给出一个假设为完全正确的定义,然后给出四个事实选项,要求选出符合或者不符合定义的一项。该题型是定义判断的基础题型,也是国考的重点。

  【例题1】

  统计性歧视,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统计性歧视的是(    )。

  A。小莉觉得周围许多金牛座的人都不太诚实,她就认为金牛座的人都不诚实可靠

  B。公司认为某高校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够,该校的优秀毕业生小刘因此未被公司录取

  C。某专家根据北京市过去十年的降雨量推断今年的降雨量将与往年的平均值基本持平

  D。一名外国游客在旅游区随手乱扔垃圾,周围人认为来自这个国家的人素质普遍较低

  解析:统计性歧视的定义可以归纳为:将群体特征作为个体的评价标准。A、D两项都是由个体特征推断群体的特征,不符合定义;B项由某高校毕业生的特征来推断小刘也具有这样的特征,符合定义;C项只是由过去十年推断今年的情况,不存在群体和个体之分,不符合定义。故答案选B。

  二、多定义判断

  多定义判断有两种出题方式:一种是题干涉及两个或多个定义,而提问只涉及一个定义;另一种则是题干分别给出三个定义和三个典型例证,要求判断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对应关系。

  国家公务员[微博]考试中常考第一种题型,而第二种题型只在江苏等个别地方省考出现过。

  【例题2】

  顺从是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除了有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互相适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顺应的是(    )。

  A。王某经常将垃圾堆放在家门口,影响了居民楼内的环境卫生,邻居们向他提出意见后,王某家门口变得干净起来

  B。小燕经常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经理根据小燕的表现在员工大会上表扬了她,并给予奖励

  C。某食品厂因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工商部门处以20万元罚款,该厂以罚款过重为由提起行政复议,上级工商部门做出罚款10万元的决定

  D。强盛公司与荣发公司有意进行合作,经过多轮激烈地磋商,双方都降低了自己的条件,从而实现了合作目标

  解析:此题给出了顺从和顺应两个定义,但提问只涉及顺应,因此分析顺应的定义要点是:互动的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A项只有王某、C项只有工商部门调整了自己的行为,而B项双方都没有调整自己的行为,均不符合定义要点。D项“双方都降低了自己的条件”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第一节 定义判断核心考点

  解答定义判断,首先要关注定义的内容。由于下定义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且每种形式所对应的要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解题方法也会有所区别。

  公务员考试中常出现的定义形式主要有三类:“属”+“种差”型定义、描述型定义、枚举型定义。

  一、“属”+“种差”型定义

  “属”+“种差”,就是通过揭示概念最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来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可用公式表示为:被定义项=属概念+种差

  在逻辑中,属是指一个相对较大的类,而种是指一个相对较小的子类。

  例如:“动物”和“哺乳动物”这两个概念,“动物”就是属概念,“哺乳动物”就是种概念;而说到“哺乳动物”和“猫科动物”这两个概念,“哺乳动物”就是属概念,“猫科动物”就是种概念。

  种差是在一个属里区别不相同的种的属性。

  例如:“猫科动物”里“老虎”区别于其他的种的种差包括体形大、有斑纹、凶猛等。

  当一个属被一个种差限定的时候,就确定了一个种的内涵,属+种差的定义形式就是由此而来。

  例如:无理数  是  (无限而不循环)  的  小数。

  种               种差          属概念

  上例中位于句末的“小数”就是无理数所在的属,而“种差”就是无理数与其他小数的本质区别,即“无限而不循环”。

  在考试中,定义所在的属一般比较明显,往往位于句末,有时甚至省略。因此,在解题时,除了关注定义所在的属以外,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种差”。“种差”的表现形式往往多种多样,为了更好的把握定义的“种差”,可以依据定义中给出的关键词或提示词找出“种差”包含的要点,具体如下:

  1.主体

  主体是指行为或事件的发动者、当事方。实际上,每个定义都会有主体。有的定义会特别指出主体类型,一般位于定义项的前面。当然还有一些定义的主体是大家都熟知的,往往不作为定义的要点,甚至有的定义中会省略主体。因此,在寻找定义要点时,首先要确定该定义是否有明确的主体。

  例如:企业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

  上述定义就规定了“企业战略联盟”的主体是“经济实体”,而且主体的数量限定条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我们在寻找定义的主体时,不仅要关注主体本身,还要特别关注主体的限定条件如数量等。

  2.客体

  与主体相对应的是客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象,是指行为或事件的承受者、被指向者。

  提示词:“针对……”、“对……”等。

  例如:元认知指的是对认知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上述定义中,“对”后面的内容就揭示了“元认知”的客体是“认知”。

  单独以客体为要点就能对选项进行判断的定义比较少,一般需和其他要点结合在一起才能判断。

  3.目的

  有些定义中会明确指出其目的或动机,即主观要素,也就是行为者主观上具有什么样的动机、意图,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目的。

  提示词:“达到……目的”、“为了……”、“确保……”、“以期……”、“意图……”、“以……为目的”等。

  例如:合理化防御是指为了替自己的行为提供解释而给出某些看似合理,但并不真实的理由。

  上述定义中“为了”后面的内容就揭示了“合理化防御”的目的,即“替自己的行为提供解释”。

  又如:所谓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上述定义中,“意图”之后的内容则揭示了“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即“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一般在心理、经济或法律类定义中会出现明确的目的;当选项中出现主体或客体的主观活动时,可仔细判断该选项是否违反了定义的目的。

  4.原因

  有些定义中规定了产生某些现象或采取某些行为的原因,这类信息一般也是定义的要点。

  提示词:“由于……原因”、“出于……”、“因为……”、“因……”、“由……引起的”等。

  例如:技术性差错指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由于业务繁忙、工作强度大,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因口误、眼误、手误等技术性原因造成的差错。

  上述定义中,“业务繁忙、工作强度大”和“口误、眼误、手误等技术性原因”就是“技术性差错”的原因。

  由于表原因的要点的特征词语很明显,较易发现,所以考生更应重视对选项中所述情况及事件的原因的分析。找准选项的原因,有助于快速得出正确答案。

  5.条件

  有些定义中还包含了一些成立的前提条件或者对主体、客体或行为的限定,也应该引起注意。

  提示词:“以……为前提”、“以……为基础”、“在……条件下”、“……时”、“以……为依托”、“基于……”、“在……情况下”等。

  例如: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上述定义中,“在……前提下”就揭示了“环境承载力”的条件。

  定义中出现的条件,常常以定语或状语的形式出现,特别是要注意时间、场合等特殊条件。考生在做题时对于表示条件要点的细节内容也要做到对应,这样才能不因马虎而失分。

  6.手段

  有些定义有表示方式、方法或手段的关键信息,有时也会作为定义的要点出现。

  提示词:“通过……方式”、“通过……手段”、“采用……手段”等。

  例如:自我防御性归因是指通过强调自己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上述定义中,“通过强调自己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是“自我防御性归因”的表示手段的要点。

  在法律、经济和管理类的定义中出现方案、行为的可能性非常高,表手段的要点也多出现在这两类定义中,遇到这类定义的时候,考生可重点观察是否有手段类的定义要点。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