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微博]考试笔试环节的申论考题每年都会难倒众多考生,换言之,每年申论的平均分数都不算高,是什么影响了考生的分数呢?除了国家公务员考试题目本身的难度和阅卷的严格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生没能读懂题目,没能找准命题人的出题意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的“题目”从题干到要求一般都比较简短,但这些短小的题目背后却蕴藏着命题人的大智慧。下面本文以“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级)”部分题目为例,为各位考生找准命题意图,获取申论高分提供指导。
一、“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15分)
要求: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中公解析】
1.从题干中我们不难看出作答的对象为“总结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所做工作”,答案要点从“给定资料3”进行归纳即可,单从题干分析本题为难度不大。
2.题目要求是众多考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往往“要求”会指明答题方向。比如,本题要求“分类合理”即意味着答题不能直接罗列,要进行分门别类且分类要合理,而如何做到合理分类需要结合材料来确定。事实上,中公教育[微博]了解到该年阅卷人在阅卷的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这一要求评分的,如若“分类不合理”得分将为2分以下。而对于一个15分的题目,考生如果只能得到2分,就意味着总成绩不会高或者说将与面试无缘。“内容全面”是本题的另外一个要求,这也是众多归纳概括题目的要求,材料中出现的要点考生都得找全。“不超过200字”的要求考生从领启语(总括句)到答案要点都要做到语言简洁。
二、“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中公解析】
同为归纳概括题,此题与第一题却有很大区别:
1.材料范围为“给定资料4”,即从“给定资料4”中找寻答案要点。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本题再加上一问“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个时候我们归纳问题仍然是从给定资料4找找要点,但是对策的要点就不仅仅来源于材料4。
2.作答对象为归纳概括问题,作答思路为“核心问题+具体问题”,但是本题核心问题在题干中已经给出,即为“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故在答案要点中只需要写具体表现即可。
3.要求中既无“分类合理”,又无“条理清楚”,只有“全面、准确”,且分值为10分,这就意味着考生在答题之时只需要从材料中找到、找全、找准相应的要点并规范书写在答题纸上即可。
三、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
(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
(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
(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
(4)不超过500字。
【中公解析】
1.通读题干后,不难发现本题是让考生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一般结构有“标题、说明、主体、编码号、致谢语和实验记录等”,但本题只要求考生“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且只需要“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所以在作答过程中我们不需要考虑格式,也不需要写设问的具体选项。
2.题干指出“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因此作答范围为材料1,设问应该是在对小邹情况进行归纳概括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整理的;同时要求中又指出“内容全面”,即材料1中小邹的情况都应该总结出来,不能只根据小邹遇到的问题进行设问,还要注意到小邹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材料开篇即指出“27岁的小邹认真的考虑了几次之后……”,从这里考生可以得出调查问卷中应该包括“年龄”这一设问。
3.要求“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这个要求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设问要分类”,如何分类是考生最关心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其实本题在题干中已经点明了方向,即“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二是每个设问需要标注序号。
4.要求“用语得体”即考生所涉及的问卷语言与措辞要求简洁、易懂、不会误解,核心一点是问题应该尽量使用简单句且要保证所有的应答者应对问题理解一致。比如,“你有房子住吗”是一个不明确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已租房和已购房都属于有房子住,问题应该改为“是否已经购房?如果已购房是否要偿还房贷?”。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对考生能力的一种测查,为了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命题者从材料设置到题目设计可谓“费尽心机”,所以,考生应该对题目的题干和要求充分重视起来,因为题目中自有命题人的意图。换言之,审清题目才能找准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了解意图才能答对题目,答对题目才能获取高分。各位考生,备考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从学会审题开始吧!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