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深圳公考申论热点:环境民生

2014年12月30日10:06  京佳教育     收藏本文     

  【热点链接】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的绵阳一直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其视作“民生”和“生产力”。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将一个地方的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比作衣服的面子和里子。他说:“面子建不好难看,里子建不好难受”。为了好看又好受,绵阳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和治理力度都很大。比如出台最为严厉的《绵阳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治理雾霾,通过制度约束和收割期间对各级工作不力的官员进行问责、约谈、批评教育等做法,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市民的环境意识。为了治理城市河道污染,该市投入10亿,对城区的平政河和芙蓉溪进行了整治,使两条“污水年复一年地流,老百姓年复一年地提意见”“一年变样、两年变清、三年变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政策理论】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原因分析】

  1.环境保护是衡量是否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我国人口众多,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突出国情。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而即使一个地方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但如果环境跟不上,与人们对蓝天、白云、清水、净土的期待还有差距,就不能说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仿效西方发达国家靠掠夺资源、转移污染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打好环境保护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2.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

  环境保护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两大领域,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环境保护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需要。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处理得好,就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多赢;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影响社会稳定。现在,环境污染威胁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环境已成为群众信访的热点领域。这说明,人民群众越来越把环境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对环境保护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期望越来越高,诉求越来越多。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有效解决。

  3.环境保护是应对外部挑战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上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孕育涌现,新的发展举措层出不穷,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日渐成为一种发展的主流意识。各国都在围绕绿色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储备。一些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建立绿色机制、绿色标准,把生态环保与贸易、发展等问题挂钩。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问题等,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新热点,成为各国博弈的新焦点。我国在能源消耗、碳排放数量上排在世界前列,已被国际社会推到了前台。我们要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但如果不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不仅国内发展难以持续,而且在国际上也会遭受挤压,影响我们发展的外部空间。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及早谋划,提前应对。

  【解决方案】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深圳公考申论申论热点公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