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今年2月13日,微博和各大网站平台,被一个叫做《暴走出品打架神器:被玩坏的滴滴打人》的视频刷屏,短短半天时间转发量就突破百万。这款APP并不是实际存在的,是国内知名网络脱口秀《暴走大事件》脑残广告环节的恶搞产物。
近期,这段恶搞竟然成真。“滴滴打人,随叫随到”,一款名为“滴滴打人”的软件在安卓手机系统应用平台上悄然上线。该软件自称:可以帮用户联系到其附近的“打手”,“打手”有健身教练、退伍军人、小混混、通缉犯等。记者调查发现,常用的应用平台都能搜索到此软件,最高下载量达4万次。
记者在手机上安装了该软件注册后,发布了“寻找打手打架”的需求,出价2元。5分钟后,系统提醒有人接单。确认订单后,系统再次发来确认信息,并附有接单人的手机号码,整个过程仅耗时7分钟。但是记者注意到,从注册到发布打架任务,过程中,系统未发送任何法律安全知识提醒。
接着,记者拨打了系统提供的打手电话,一名自称姓雷的男子接通了电话,他说自己在上海宝山区,可以接单在上海任何地点的打架任务,打架收费是200-500元,此价格保证将人打伤进医院,还可视伤情加价,打得越严重,收费越高。“你只要告诉我时间、地址,还有对方长相,最好给我那个人的照片,我就可以直接打人。”
【面试预测题】
近日,媒体报道在某些应用平台上出现了“滴滴打人”的应用软件,该软件的描述为“只要您拿起手机登录滴滴打人,我们会自动帮您联系附近的打手……我们的打手队伍能力全面,他们就在您附近,职业多样,广罗万象,有健身教练、退伍军人、资深小混混、在逃通缉犯等”。在一些记者实验过后,还真有人“接单”。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相当便捷,这种打人软件,完全可能由恶搞变得失控,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比如有通过网络招募杀手的事件发生,有人在网络找“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人,一起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甚至有人在网络结识,一起去抢劫杀人,如有人通过网络上的一些QQ杀手群结识,酿成现实中的血案。
由此来看,不可小视了“滴滴打人”的现实危害性。虽然下载的人中,很大一部分都只是当成游戏去玩,但难免会有少数人怀有好奇的心理,或是正好遇到了什么怄火的事,刚好看到有打人软件,花点钱就能摆平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或许会让不少人蠢蠢欲动,却不知道自己做的是违法犯罪的事情。
像这款打人软件,研发之初虽是为了恶搞,是一款游戏软件,但其容易诱人犯罪,容易成为提供犯罪交易的平台,也是在赤裸裸地宣扬暴力,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该介入调查,不能任由恶搞软件成为社会安全的破坏者,成了违法犯罪行为的挑唆者。这种软件实则是迎合了部分网友的暴力冲动,不能以游戏的名义替其辩护,要看到这种“游戏”是以双方的真实接触作为条件,就极可能促成真正的犯罪行为发生。
如果打人软件可以堂而皇之搬上市场,那是否也可以开发招嫖软件、偷情软件?要知道,打人、嫖娼、偷情等等,要么是违法犯罪,要么有违道德良知,这种软件,不应该存在于网络。如果手机软件提供商不自觉及时清理,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