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开大学首开情绪管理课程: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14:15   中国青年报

  心理课程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事实上,随着“情商”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情绪管理”已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德、博士生杨旸在一项“科研机构情绪管理机制研究”中提出,目前心理学界和管理学界都认识到情绪不只是个体的心理现象,同时也是社会现象,并认同情绪是可以通过特定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的,但是情绪管理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刚刚起步。

  他们建议科研机构应借鉴“大禹治水”方法,建设情绪疏导渠道,引导情绪合理地宣泄,减少冲突和斗争,保护科研人员心理健康,如设立压力发泄室,提供情绪发泄的时间和场所。

  “我们的注意力不是只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更广泛的学生。目前学生们的需求量很大,我们中心的课还是不能满足需要。”陈予说。

  南开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有两位专职教师。中心主任袁辛教授的课表也很密集。

  选课高峰时,一些学生会拿着抢到的课程互相交易。“用八门课换你一门课都换不来”,曾有学生这样告诉袁辛。还有一些学生,为了一门心理学的课程从大二选到了大四,都选不上,气呼呼地跑到教室旁听,不选了。

  “教室都是坐满的,特别激动人心。”袁辛说。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李鹏说,母校2001年开始重视心理危机干预,然后就极少听到本校这类新闻,效果非常明显。

  李鹏读大学期间,曾听到某校一年之内的6起学生事故,有因为考试成绩跳楼的,有因为感情变故卧轨的。

  “这几年入学的学生,生活更顺利安逸,对挫折没有抵抗力。网络也会使人的心灵更加封闭。一些人不能正确疏导负面情绪,就会采用极端的方式。”

  李鹏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压给大学,大学充其量只能做到危机干预。家庭教育也要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社会也要重视起来,造成一个有利于性格成长、重视人格教育的软环境。

  北京大学博士生蓝海平说:“这说明了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败。”他认为,中国政法大学弑师学生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是一种双输的选择,“这说明当事人对社会缺乏信心,这种信心的缺乏来自社群的冷漠、人情的淡薄、人性的迷失、人文的缺乏”。

  “心理课程最多可以作为一个被动防御措施。主动解决的方案是找到根源所在,不要头痛医脚。”蓝海平说。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