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校主要从三方面开展社会大课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6日 16:39   新浪教育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北京市2008年9月1日推出的重大教育工程,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实践育人、整体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海淀区作为教育、科技、文化大区,依托区域科技人文优势,从海淀的教育条件和学生需求出发,强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借助社会大课堂的广泛平台,将课堂教学、兴趣培养与科技活动有效结合,在大中小学联动、高科技企业参与、课题项目带动、区域整体推进、综合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刘芳: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做实大课堂,改善教与学”。

  2008年9月1号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正式启动,本学期我们学校也尝试着把教与学的重心从勤奋操练和练习转向学生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上。带领学生利用每周五下午半天的时间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孩子们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的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群策群力发掘资源。我们对全区的社会资源做了一个全面的到底,发现实践基地当中有距离学校比较远,有的不面向小学生开放,而且有的由于场地的限制接待量不能够满足我们学生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利用假期的时间,与共建单位开展座谈,积极地来尝试利用周边的资源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同时我们还利用班会、校会以及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渠道向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宣传社会大课堂活动,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大课堂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根据反馈,我们也发现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欢迎社会大课堂活动,希望能够在社会大课堂当中充分了解学校生活之外的大千世界。不少家长还结合自己的特长,亲自到学校来传授书法以及手工制作、科普知识、理财方法等知识,对孩子们的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更为难得的是在了解学校不便带领学生到较远的基地去实践的一个现实,我们的家长又主动带领孩子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外出,开展了比如说像“风筝探密”、“气象日走进气象局”、“种一棵树苗做环保小卫士”、“清明爬山”等主题活动。

  二,亲历亲为,实地考察确认资源。资源确认是社会大课堂启动之后的一项最为关键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花费时间最多、协调难度最大、工作分量最重的一项工作。负责教师积极地联系各单位的负责陈,体验资源内容涉及的活动方案,在活动前一周就确定参与活动的学生名单,随行教师、交通工具等。如果是距离长,需要准备晕车药等等相关的药品和应急物资,并且事先协调出发和返程的时间来保障参观的效果,制定完备的外出方案和预案。

  三,三维推进,务求实效利用资源。我们本着不求所有,但求实用,务求实效的原则,努力构建可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开放性的教育系统。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社会大课堂的资源,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全发展。

  我们是通过三个维度来进行开展工作的:

  第一,通用技能整体掌握。学校的积极动员并帮助每位学生,特别是平时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不佳的学生参与并从社会大课堂当中受益。外出前我们还整合了不同学科教师的力量,形成了学习必备技能的课程,对学生进行了基础训练。比如班主任老师和品德老师以情景模拟剧的形式向学生渗透有关文明参观、沟通合作以及安全自护的知识。信息教师讲授利用等搜索引擎搜集资料的一些知识。语文教师则引导学生学会从资料当中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形成观点的知识。各科教师的通力合作,跨越了严密的学科界限。在活动必备的课程技能当中,学生不是学一堆互不相关联的零碎的知识与技能,而是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任务,学习多个相关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并利用它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跨学科的整合课程,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提供了空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当中,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各个目标分层落实。我们将全校分成低、中、高三个大组,立足周边共建单位的资源,结合各年级、各行教学内容的需求来开展实践性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达到课外活动促进课内教学的目的,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活动情况调整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比如低年级参观农科院蜜蜂所,中年级种桑养蚕,高年级参观气象站,在我们楼上建立了空中绿色科技园,以及在农业部的支援下进行了香港科技之旅。

  第三,深度研究,因材施教。我们还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条件组建了一个一个专项研究小组。孩子们的每天都是不一样的,课程的变化适宜活动的孩子。我们通过某个主题的研究,学生看到观点或者知识间的关系,看到了书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作为引导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促进孩子们主动全面有差异的发展。

  在三年级有一个小朋友,由于身体不舒服,于是老师让他到办公室里去打电话。可是打了半天都没有接通。第二天这位同学问老师,我在办公室打电话怎么传到我们家的?为什么那一天我们家电话坏了,它到底是哪儿坏了?于是我们就联系皂君庙的电话局,通讯之旅由此而生。在通讯之旅的过程中去了解电话的发展历史以及接通的过程。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认真记录的同时,还能够与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互动之后,还能亲手动手制作手抄报,记录电话是如何发明。

  另外,法国拍卖圆明园兽首事件在孩子们中间引起了强烈讨论,文化遗产小组应运而生。我们联系了海淀博物馆,让孩子们能够于文华遗产进行一次灵魂的接触。在活动当中,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们开始专心地听讲解员的解说。平时霸道任性的孩子开始谦让其他同学,平时性格孤僻的孩子开始找到同伴融入主体。活动结束后有一个孩子跟老师说,我从来不知道咱们这儿有这么多文物,咱们这儿真是块宝贝,我太骄傲了。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为难得的是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心在增强。

  我们的收获:开拓了品质陶冶的新空间。扮演不同角色,学会了相互理解,将广博社会尽收眼底,形成了学习氛围。还有,激发教师专业成长,探索高效教学的新空间。

  我们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设计有效的活动方案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走进海淀博物馆这个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位性格特别内向的孩子默默地收拾起大家弄乱的意见本和纸笔。当老师走上前去问,你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孩子说东西被大家弄乱了,我们应该把它复原,我不想别人把咱们当成没有礼貌的孩子。于是把这个场景编用了每次活动前的通用课程里,如何文明参观。

  四,新的挑战。社会大课堂是一项长期举措,随着活动深入,教师的能力逐渐提升,经过初期实践,我们发现社会实践活动只有与课程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第一,我们在整理编写“社会教育资源”地图,形成具有农科附小校园文化的特色课程。这里主要是详细地介绍农科院附小周边的各种资源情况,以及与各种课程之间的整合方法,并作为农科附小社会大课堂的校本教材进行推广。

  第二,启动学校重建计划,提高学习成效。重建不仅仅包括课堂综合,而且包括非传统的课表安排、现场管理、合作决策、学校选择、个性化学习,以及教职员工的安置等内容。它是各种改变基本理念教学实践与组织关系的活动,目的是以这种方式来提高学习成效。

  最后,我们将更关注每个人的需要、能力以及独特的个性,期盼通过社会大众,使每个人在实践体会当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收获成长。    谢谢大家!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