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评论
日前,教育部发布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院苏杨说,虽然中职就业率非常高,但与社会的低认可率还有很大的反差。
中职生的人生,用句老话说,就是“叫座不叫好”。职业教育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意义无需赘言。我们是“世界工厂”,却不是全球制造业中心;我们在制造产品,却难以输出产业模式。即便不谈效益或效率,有些数据,也挺让人尴尬的。
细究起来,原因千姿百态,除了市场规范问题,很重要的一点,万变不离其“人”。一个社会能培养怎样的产业工人、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现存与前景,往往决定着工业文明的质地与方向。从某些层面来说,我们确实很重视职业教育:政策上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制订工作中,职业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1个战略专题之一;举措上说,譬如经国务院同意,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职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规模上说,2011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3093所,在校学生达到2205万人,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主体。然而,中职生的低社会认可率仍让人尴尬,发人深省。
高就业率与低社会认可率的纠结,看起来很像哈姆雷特式难题。
回头想想,中职生的低社会认可率有什么奇怪的呢?不妨来看下面这个现实:在我们身边,中职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2012年,农村户籍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82%,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近70%。另据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的父亲、母亲是农民、工人和个体工商业者的人数约占调查总人数的4/5和3/4,45.7%的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偏低。
这些现实与数据,对应着以下几层意思:一者,职业教育在中国孩子的心里,别说是第一、第二选择,恐怕连第三选择都排不上,软硬件的短板、资源与政策的弱势,令其很像今日的“中师教育”。有钱或有能力的,都去了大众教育背景下的高校,结果就是最需要创意与潜能的产业领域,难以得到可雕琢的“苗子”,时日长久,真相自在人心。二者,就业率并不代表一切,也不能与幸福指数直接挂钩。社会在评价一种工作的时候,不仅看“饭碗”,还要看“饭碗”的质地。起码在今天看来,同样是就业,普通产业工人与公务员[微博]能等而视之吗?社会资源配置(尤其是收入分配)如果不能向劳动要素和个人倾斜,中职生的高就业率还会让人艳羡吗?此外,在一个“拼爹”与“萝卜招聘”丛生的年代,寒门中职生的人生轨迹,基本是可以预估的。如果机会平等的大门不能时时敞开,中职生的低社会认可率,何奇之有?
就业率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天平,但在“幸福”的度量衡上,社会自有市侩或理性的考量。要让中国的职业教育奔跑起来,高就业率注定只是个幻象而已。
邓海建(江苏 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