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大学里的“鸡肋”课是混学分还是真有用?

2018年07月17日14:15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在大学里,上课是一门艺术。公共课程,你可以选择逃或者不逃;选修课或通识课,你可以选择上或者不上。

  有人说:大学里总有那么一些课,可能“最有用的地方就是它的名字”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助你规划大学生活 / 职业 / 人生

  我们从小被教育“不上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工作”,而上了大学依旧对未来没有任何想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一类课程仿佛人生导师一般,出现在你追梦的道路上。这个课程的名字似乎告诉你,老师会辅助你把未来的发展轨迹描绘得清晰可循,通过课程就能了解就读专业的就业发展前景,让你的未来不迷茫,有助于毕业快速步入正轨。

  可上了这门课之后发现,不少同学发现真的是难为任课老师了。

  许多老师的套路都是这样:首先让大家挨个儿自我介绍与梦想展示,课程中穿插着各类性格测试和职业类型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当然也不会落下——那是课后作业《未来五年人生规划》。

  不过也有同学表示这门课程是真的有用,首先这门课程帮助他们确定志向,然后自我评估,充分了解自己,进一步分析自己的优点、缺点,确定科学合理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毕竟,自己的人生还得自己走,别人是真的不能帮你规划。

  宏大叙事的思政课

  有网友说:大学里的思政课,评价参差不齐,有的人觉得很无聊,有的人却觉得学到挺多。

  这很可能是任课老师的原因。眼界宽阔、风趣幽默的老师通常能把历史和政治讲出花来,博古通今,深入浅出,援引中外事例,告诉你很多奇闻轶事,让人大开眼界;而那些照本宣科的老师只会让课程变得“鸡肋”,自然不受学生欢迎。

  《军事理论》《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也是同样的逻辑。前者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拥军教育,可惜基本停留在认知层面,让你了解军事武器的——外观,最后期末考试当然也考这个:问某型号的子弹头是什么颜色。后者通常以多个学院聚集到大礼堂,以听讲座的形式把四门政治课重新梳理一遍,以长期培养大量“特困生”为教学成果。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经说过:

  高校也在努力改进思政类课程,以适应学生的需要。

  高端大气上档次选修课

  以高雅的艺术兴趣为卖点的课程一般火爆,不知要多快网速的宿舍,手速多快的同学,才能精准地在选课系统从开放到崩溃之间的短短半分钟内成功抢到。

  选中《葡萄酒文化与品鉴》课的同学,学会了忌生冷辛辣食物,以保持舌尖味蕾的最佳状态;选中《中国茶艺》的同学,开始考虑要不要入手一套汉服;选中《交响乐欣赏》的同学正想象着,哪天约上心仪的妹子一起去听一场交响音乐会,自己可以在旁优雅自如地进行点评,享受艺术的熏陶和她钦佩的目光。

  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高级的,也仅仅是名字。

  茶艺课还是熟悉的教室,还是熟悉的PPT演示,再没有多余的教具,老师的教学逻辑是:要想学茶艺,先学好茶叶;要学好茶叶,先了解茶史。

  交响乐欣赏课的同学似乎更绝望,老师上课只管播放世界名曲,讲了些“叙事题材宏大繁复”“蕴含着伟大的英雄抱负”之类正确的空话,就让人期末考试的时候尝试自己编一段曲。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西安外事学院的“七方琴社”,便开了一门古琴选修课。“七方琴社”的师资相当了得。两位老师——孙知、白金,均是天津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研究生,业师为古琴大家李凤云,正儿八经的师出名门。

  据悉,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被古琴艺术与两位高雅知性的老师所吸引,纷纷选修了古琴课。佳人操弦,身后数笔丹青,一脉难得的宁静缓缓流淌。

  不少同学表示,古琴课很有意思,“比上网吧好多了”。结课之后,大多数同学都会弹2、3首简单的小曲儿,也实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

  有内涵接地气类选修课

  这些课程听起来像是纯娱乐课程,因而极受学生青睐。比如《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和《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

  据学生们反映,《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授课内容实际上就是纯粹的遗传学。该门课程授课老师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说:“哈利波特与伏地魔都是斯莱特林的后裔,为什么性格截然相反?因为伏地魔母亲怀孕期间心中充满仇恨。”广大的哈利波特迷和J.K。罗琳心中飘过一万句:“Excuse me?”

  《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倒是年年受到热捧。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老师张瑛结合《名侦探柯南》的具体情节,对剧中出现的毒药、烟花,甚至瓷器、茶叶的化学成分都作了详细的解析,还带领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使用另一种毒药,剧情将会如何发展。这门课也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这种借热门作品拉人气的课程能否实至名归,要看老师能否真正将热点与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关于大学里的“鸡肋”课,你有什么看法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