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最近花钱从来大手大脚、一到月底就得吃土的小学妹豆子一反常态,居然跟小姐姐说她要开始存钱了!
一开始我是不信的,毕竟豆子作为一个精致的大二女生,在花钱这件事情上,她从来没有含糊过。
化妆品、护肤品、衣服、鞋子买起来从不手软,对吃的东西也有自己的追求——食堂是从来不去的,一到周末就下馆子,朋友圈晒出来的那些精致美食也都价格不菲。
这样的大学生活注定是存不下来钱了,哪怕豆子平时还自己做一些兼职,有些时候到了月底还得靠父母接济。
让豆子下定决心存钱的是这样一件事。
豆子和他男朋友都是四川人,身处内陆,从来没看过大海。于是他们就计划着要一起去旅行看看大海。当他们为旅行开始做攻略的时候才发现,钱到用时方恨少啊!
平时在学校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约着去周边玩一玩,来回路费不过一两百,花不了什么钱。这次出行不一样啊,两个人的路费就占了很大一头,来回的高铁票就得小两千,更别说加上食宿、上岛费之类的钱了。
经过一番算计,钱不够的他们面面相觑。痛定思痛,立下了要存钱的flag。
“连车票都买不起的大学生,谈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小姐姐这次开始相信豆子是真的的决定存钱了。
为什么大学生存不住钱?
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52.6%的90后没有存款。
2018年《腾讯00后研究报告》显示,00后的平均存款是1840元,90后的平均存款是815元,00后竟然是90后的两倍多!
在工作的90后尚且存不住钱,那大部分还没有能力挣钱,还在靠家里给生活费的95后大学生们能存住钱吗?
小姐姐采访了一些大学生,以下是他们存不住钱的原因。
@HJIAZI
因为要买手提包斜挎包各种包包,口红各种彩妆,面膜眼霜水乳各种护肤品,短裙长裙大衣毛衣针织衫各种衣服,长靴短靴运动鞋各种鞋子,除此之外还要买各种吃吃吃的。
@F·立成
那是因为和蚂蚁花呗、借呗,达成了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约定。
@A Wu!
因为我要吃干锅火锅冒菜烤鱼麻辣烫铁板烧钵钵鸡冷锅鱼酸汤鸡烤面筋烤红薯甜甜圈小老板薯愿乐事波力喜之郎臭豆腐寿司烧烤……
@帅到炸的谢谢
说的好像我有钱可以存一样。
@无忧
因为我是一只追星狗,我愿意在我的爱豆C位出道的路上砸钱!
@嘻嘻啦
因为我的手我的嘴都不受我的控制啊!话说回来,我觉得该花的钱还得花,用这些钱来提升自己,在未来会带来更大的回报也说不定。
从小姐姐的体验来看,身边有存钱习惯的95后好像确实不多。
根据《2017年消费升级大数据报告》,90后人群消费增长最快,达到70后增幅的两倍,年均消费三年来增长了2.7倍。
中国新闻周刊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受到整个社会消费主义风潮的影响,年轻人开始热衷模仿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而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只是暂时性的,只有上瘾地买买买,满足才能得到填补。
小姐姐的一个朋友,可以为了买一双AJ,连续吃两个月的泡面。他说,这是他的情怀。
大学四年应该存多少钱?
大学四年,你应该存下多少钱?
这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小姐姐见过大学四年攒够一幢房子的学长,也见过大学还没毕业就欠了一屁股债的人。
我们这个年纪适当地存钱其实也是一种生存技能,能让还未出社会的我们提前感受一下生活的不易。
在家的时候,我们去超市好像从来不会看洗衣液是不是打五折,衣架有没有做促销,卫生纸是不是正赶上做活动,两提纸减十块,从来都是一起去的妈妈,会格外留心促销信息。
记得小姐姐开始存钱的时候,为了从不多的生活费里省下钱,去超市也开始看促销商品,如果买到了超划算的打折日用品,那真的能开心好一会儿。
一个月固定的钱到卡上,吃饭占多少比例,电费通讯交通费占多少比例心里自然是要有个数的,如此算来一个月剩下来的本来就不多,新开的火锅店是一定要和室友去尝尝的呀,一来二去的,买一些计划以外的日用品可不得精打细算了嘛。
在大学,你到底要存多少钱?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具体数目因人而异,重要的是你有了理财这个认识。
你在培养一种自我管理能力,这种能力让你能进一步认识自己,和自己展开一次对话、坦然、积极、勇敢地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拘泥于金钱本身,你更会学得理智,宽容和温柔。
你看吧,在大学培养了理财能力,对吧,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以后你赚了大钱,也不愁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呢(虽然小姐姐现在还没赚到大钱,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嘻嘻)。
你在大学存了多少钱呢?留言和小姐姐分享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