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

2018年09月30日17:12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今天,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作为教改的重要方向之一,无论是作为促进中小学优质均衡的一个重要抓手,还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中小学集团化近年来备受关注。

  权威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16个区共有中小学教育集团158个。

  北京市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将遵循促进优质均衡、实现共同发展、坚持资源共享、激发办学活力、鼓励办有特色等5个重要原则。

  其中,在鼓励办有特色上,该意见强调,支持和保障优质品牌学校持续发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带动教育集团不断创新发展。同时,尊重各校办学自主权,尊重每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特色,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正如资深教育专家表示,集团化办学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尤其是教育理念的引领;但又不能让集团内的所有学校都完全按照优质学校的模式去办,要尊重各校的发展历史、周边环境和已形成的办学特色,从而使集团内的所有学校都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近两年,随着集团化办学的迅速推进,部分集团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名校分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个教育集团到底举办多少个分校或校区,才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规模?新颁布的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合理确定集团规模。结合实际成立教育集团。科学规划教育集团发展,综合考虑发展需求、资源条件、辐射幅度、保障措施和实际效果等因素,有序推进集团化办学,合理控制集团办学规模。组建教育集团须经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应积极探索集团学校进有所需、退有所据的动态管理机制,促进集团化办学持续、健康发展。公办教育集团举办或支持民办学校办学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

  这一规定意味着,将来中小学集团办学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同时集团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可进可退;同时要求,公办教育集团举办民办校,须依法依规。

  按照意见要求,今后中小学教育集团内将促进场地设施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共享,鼓励集团内干部教师交流。也就是说,中小学教育集团将实现办学软、硬件共享。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探索建立集团牵头校和成员校之间互派干部双向交流、互派教师轮岗交流的制度,探索集团内干部教师培养、培训、评价和考核等机制。

  今年教师节,在北京市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行学区(教育集团等)内走教制度,给予相应补贴。

  意见还为集团化办学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开放的用人制度。中小学教育集团将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探索教育集团统筹协调与法人学校聘任相结合的教师编制管理机制。探索在集团内统一职称评审,职称评聘向跨校任职、兼课、指导的干部教师倾斜。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该意见强调,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将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和贯通培养机制。“对于同一学区内的集团,在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下,按照我市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积极探索集团各校间学生联合培养、贯通培养等试验,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支持政策,进一步扩大集团化办学的受益面。”

  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中小学教育集团将可以通过联合培养、贯通培养的试验,建立起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贯通培养机制。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入学,到中考的指标分配、集团直升,中小学教育集团都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小学教育集团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的发力,和当前基础教育入学和招生的改革是互相呼应的。比如,目前小升初取消特长生的入学方式,那么未来孩子的特长就近应该如何培养?目前北京大力推进的学区制、集团办办学的改革,正在探索学生特长培养的新模式。比如,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中小学教育集团将为特长生培养建立一个“上不封顶”的发展空间,而不是“把特长生锁在功利性升学或为校争荣誉这样的指标圈子里”。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前北京中高考命题改革的重要趋势是,考察的是学生九到十二年的积累,那么中小学教育集团所表现出来的人才贯通培养能力、教育增值力将在当前的中高考改革中得到更大地凸显。

  事实上,在目前本市多个中小学集团中都在探索九年一贯制、中招“集团直升”等升学方式。这两年,部分区中考招生中,教育集团直升的数量和比例都在逐步增加。

  可以预计,今后家长在进行学校选择时,除了分析意向中某所小学或某所中学的教育理念、办学质量和出口走向等情况,还需要从学校所属的教育集团去综合考虑,比如教育集团尤其是龙头校的办学水平、特色,以及集团内联合培养、贯通培养的具体政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中小学集团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