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如此戏谑的一句话,如今可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儿。近日,有网友发帖爆料,辰溪县实验中学的体育老师教数学,希望学校和当地教育局能给学生和家长[微博]一个说法。事后记者调查发现,这位教数学的体育老师竟是该校一名副校长,曾教数学10余年,且“教学成果优异”。
推荐阅读:
辰溪县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其核心问题并不在于体育专业出身的副校长教了数学,而是学校长期师资短缺、频繁更换教师最终引发学生和家长的不满。这正如中国农村教育的一个缩影,教师队伍问题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掣肘之痛。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湖北省大冶市农村教师朱幼芳患病三年,扯着“拉力绳”上课的情形。当我们感动于教师们的无私奉献时,更应该拿出对策让农村教师走出现实困境。
今年全国两会,关注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是众多代表的强烈呼声。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也曾明确指出,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性支持。在笔者看来,解决农村地区的师资问题,一是靠政府的财政和政策倾斜,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编制问题,让教师安心教学;另一方面,还要靠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提升农村教育的软实力。而在当下,后者对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显然是一针不可或缺的“强心剂”。
2014年,我国曾出台了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具体实施意见。然而,据民进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的调研发现,轮岗制度的实施在不少区县仍是架空政策。其中,强制选拔表现不佳或新老师轮岗,流入学校对轮岗老师管理乏力,交流时间过短等现象普遍存在,轮岗制度显然不尽人意。一些农村地区学校,牵制师资流动的关键因素是相关配套措施的缺位,尤其是人事制度和硬件保障跟不上。
长期以来,教师多由学校聘用,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优质师资流动的惰性,使教师轮岗面临诸多障碍。因此,打破人事制度的壁垒颇值得探索。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19个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示范区。即将教师关系归于县级教委,由学校聘任,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教育部门将具有更多教师调配的自主权。在北京市东城区,自2014年启动学区制改革后,首批就有1618名干部教师在全区轮岗。而与之配套的则是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绩效工资以及职称制度改革,以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未来这种轮岗制度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颇值得期待。或许到那时,像辰溪县实验中学这样的学校,便不会再有“体育老师教数学”的尴尬之境了。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人民对教育公平有着更高的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将直接体现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成果。当农村师资问题频频成为痛点,是时候要在这方面下把大力气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