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如何摘下“贫二代”标签?

2015年10月21日10:35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曾一度给了无数农村学子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伴随农村大学生遭遇就业难等诸多现实瓶颈,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再次引发舆论热议。近日,《中国青年报》刊文,聚焦农村大学生的未来,其文以贫困县贵州道真县为例,即便考上大学,农村大学生的未来前景仍不明朗。报道一出,引发社会关注。

  那么,农村大学生的未来究竟如何保障?他们为之向往的梦想能否实现?教育改革又如何摘下“贫二代”的标签……这些一系列问题,无不考问教育改革坚守公平之义,特别是机会公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明确指出: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可见,最大程度保障教育公平,不单是保证机会平等的一种有效形式,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和“安全阀”。

  而在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严峻形势下,教育公平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则是“贫二代”作为社会化的群体称谓出现。

  2015年初《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这样的结论凸显令人担忧的社会分化严峻现实:“贫二代”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是未来城乡在社会心理方面的鸿沟差异,传递的是可能带来的群体分化和意识冲突的危险信号!

  其实此类观点并非危言耸听。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而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读书不但未能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反而可能会令寒门家庭更加贫困。

  试问如此之下,我们又该如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让教育成为惠及最大多数百姓的民生资源呢?而我国当下若想遏止“寒门难出贵子”与“贫二代”的范围扩大化,亟需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从制度上保障教育投入的相对倾斜,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真正给“寒门”学子以机会,这才是破解难题的根本出路。与此同时,还应看到提升农村大学生的社会信心,助力他们公平的求学机会和就业机会并非教育一己之力,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综观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高考招生、就业求职、毕业创业等“农村教育扶贫”政策,尽管有一定显效,但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高考如何建立起更公平的选拔机制?如何兼顾城乡学生不同特点?如何在越发重视综合素质的考评机制下,建立起等位的适合农村地区学生的评价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尚需放置教育公平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解决。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寒门子弟上名校难、就业难的原因其实并非全部与特权、关系或者财富有关。除了教育改革继续发力外,寒门学子自身亦不能甘愿压倒在“贫二代”的大山下,更应鼓起斗志、扬起风帆,冲破人生路上的坎坷和荆棘,踏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寒门贫二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