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的学区房变得有些“坑爹”

2016年02月23日09:54   教育专栏  作者:郑勇  

  每平方米30万元,这是北京市学区房创造的一个纪录。

  不过,未来学区房的走势有可能是,即便高价乃至天价购得的学区房,也未必能够就读所在学区的热点学校。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

  每年春节过后,无论“幼升小”还是“小升初”都进入到“冲刺”阶段。值此“关键”时期,教育部出台“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想必也是形势所迫。尽管促使教育资源均衡化、公平化一直是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但就像“五个手指头不一边齐”一样,绝对的均衡与公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由此,根据学区划分购置房产依然是众多学生家长[微博]及准学生家长的“刚需”。

  此前,国家工商部门明令禁止房地产开发商以“学区房”作为促销噱头。可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家学校知名度高、哪片学区教育资源强……其口碑的作用远比促销广告更深入人心。随着各个城市学区划分日渐明朗,学生家长购房必然出现“扎堆儿”的现象。特别是“二孩”政策放开之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将出现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为此,“多校划片”不得不说是一个权宜之计,其结果就是“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教育部还特别强调,“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不难看出,教育部明确界定了“最近入学”和“就近入学”的概念,以政策的形式给那些购买学区房、子女却上不了热点学校的家长一个解释。

  事实上,学区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拼爹”的现象。但是,教育部新政的出台,有望让“拼爹”的学区政策变得有些“坑爹”了。当然,教育部也设定了一个较为充分的前提条件,即合理确定片区范围、完善划片工作机制。其“理想”状态就是确保实现教育的均衡、公平。可是,正如此前所言,世事无绝对,均衡、公平亦是如此。

  那么,学生及家长有没有选择公办学校的权力呢?从政策走向上看,家长的选择权将越来越小。北京市教委已经明确表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是政府行为,各学校在政策规定之外没有自主空间。”既然学校都没有了自主空间,那么学生及家长的自主空间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其实,国内公办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直是国内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推手。正是由于“幼升小”、“小升初”的择校刚需,催生了不少知名的培训教育机构。如今,学区制度的完善,至少在政策层面上“断了”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源头活水”。更有甚至,北京市教委针对培训机构的“点招”、“占坑”、“机构推荐”等招生宣传予以驳斥,声称“培训机构不可能提供所谓点招、占坑等特殊渠道。”同时,2016年,各区各学校招生计划数和各类型入学比例将进一步细化,并向社会公布,每一个孩子的入学途径和方式将可查询。呼吁家长和学生不要轻信个别培训机构的虚假广告、承诺,避免受骗上当。

  当年,一家培训教育机构创始人称,为中小学提供课外辅导,使得那些不具备“拼爹”背景的优秀学生,也能够依靠自己的“拼”获得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眼下,不仅“拼爹”未必能够择校,连“拼孩”也几乎没有择校的机会。

  当公办教育的择校变得没的拼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私立(民办)中小学将迎来新的一拨行情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学区房 培训机构 入学 拼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