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为什么能名扬全球?

2016年07月20日11:34   教育专栏  作者:CPI剑盟  

  在德国,没有铺天盖地的教育公司和补习班招生的广告。然而,德国的教育水平却是世界顶尖的,特别是它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更是闻名世界。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政府教育立国,世界范围内发放奖学金

  在德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统弗里德利希·艾伯特1871年出生于工人家庭。曾当过工人的他,十分好学,但因家贫没有上过大学,艾伯特以此为终身憾事。1919年出任总统后决心要让更多的工农子女圆大学之梦。

  为了实现这一夙愿,艾伯特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他死后任何人不得送花圈,把节省下的钱设立一个基金会,资助家庭困难的工农子女上大学。1925年2月28日,艾伯特病逝于总统任上,3月,以他姓氏命名的基金会成立,当即筹集到4.5万金马克,到1933年基金会共资助了295名大学生。目前艾伯特基金会已成为德国最大的基金会,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资助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世界,每年向国内外近2000名学子发放奖学金,其中中国可得到数十个名额。

  教育经费,十分可观

  德国的教育经费十分可观。早在1989年,教育经费就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这个比例即使放在今天,也是相当高的。在1990年的教育经费比1989年增加20%之后,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长保证以后教育经费每年增长7.7%。

  如今教育经费的增长超出经济增长速度的3-4倍。1993 年,德国的教育经费已超出国防经费的3倍多,10多年来,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中等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艾伯特总统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目前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

  义务教育制,写入立法

  德国的义务教育制内容庞杂,其中有三项重要规定最引人注目:

  1、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必须上学,残障儿童则上为他们开设的特殊学校,并进行职业培训。否则家长[微博]要承担法律责任,轻则罚款,重则入狱。

  2、从1960年起德国的公立中小学不仅不收学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大学也是免费的),而且还免费提供部分课本、文具等。在偏僻的乡村,学校必须免费提供接送车辆,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若要住校,则享受学校的困难补助。私立中小学,在允许学校收费的同时,国家也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

  3、德国的小学一律实行四年制,小学毕业时,根据孩子多年的学习状况来决定孩子进入什么样的中学。

  各类教育宽进严出,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德国的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只要你想读书,总有大学上。假如你申请的大学当年没有位置,可以等到第二年、第三年。

  法律规定,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当售货员,须到商业学校培训;当个建筑工人吧,要经过建筑学校培训;连子承父业的年轻农民在家种地也得有农校毕业证书,否则,银行不予贷款,也不能享受欧盟的农业补贴,而缺了这两者,农民就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产。

  公正的价值观深入血脉,教育界人才荟萃

  据德国政府的相关统计,德国政府支付给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为人均国民收入的2倍多。德国中学教师人均年税前收入超过45,000欧元,与德国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职员的人均年税前收入相当,与其他一些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属于名副其实的“中高收入阶层”。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收入也有一定差异,但不会很大,至多为30%左右,因为德国社会最不能容忍的是不公正,这种价值取向已渗入他们的血脉,积淀成为一种民族文化。放眼整个世界,德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高于除瑞士以外的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高居全球第二。德国中等教育环境宽松,制度设置基本杜绝“走后门”的陋习。只有那些真正热爱教育而又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成为教师。而一旦实现当教师的梦想时,年龄已在30岁上下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备受尊重,基础教育界人才荟萃。联邦教育法规还明确规定,凡中学教师必须同时胜任两门以上学科教学任务。

  社会教育设施发达,学习氛围浓郁

  德国人重视教育,社会教育设施十分发达。各个城市的教育设施齐全,如慕尼黑有众多的图书馆、博物馆、画廊和歌剧院。这些设施中的多数全年都对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有的周日免费,平时则半价优惠。这些公共设施对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十分有益,学习氛围浓郁。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德国社会何以文明,何以达到世界顶尖?德国的教育,就是答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德国 中小学 教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