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名师跨校交流引课改新风尚

2016年11月04日17:41   教育专栏  作者:智慧树  
高国希教授在华东交通大学开讲见面课高国希教授在华东交通大学开讲见面课
课后合影课后合影

  复旦名师跨校传授“现时代的道德与价值引领”

  高校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年都要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大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重要责任。为了解决优质师资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复旦大学[微博]与智慧树网联合建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学分课程,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教授担任学术总策划。在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复旦大学,实地考察高校教学、科研情况,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与师生深入交流,并召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座谈会中,高国希教授还做了汇报。刘云山指出,要贴近师生的思想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新的手段载体,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

  课程自2014年春秋学期登录智慧树网平台以来,至今已走向第六个学期。截至上学期,共有135所学校的8万余名学生修读了这门课程,本学期的又创新纪录,超过100所高校的12万大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

  11月1日,课程见面课在华东交通大学开讲,由高国希教授担任主讲。他以“现时代的道德与价值引领”为主题,从哲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的角度,讲述了道德与价值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并剖析了现代社会的独特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现时代道德与价值的双重奏

  高教授在课堂上指出,在现代社会当中,家族依附关系逐渐消灭,个人独立意识逐渐呈现;个体独立性的出现、信仰的缺失、市场经济的扩张以及科学的发展,都冲击了人类神圣的道德与价值体系。在传统社会中建立的亲密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变的脆弱、断裂。因此,如何在现代社会建立道德与价值体系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高教授强调,要在现代性社会中做公共性的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基础上,这不但会让社会更加规范有序,更能丰富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精神与人格;同时,道德不但需要伦理气候来培养,更需要社会风气提供精神食粮,这样才能对公共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都有所促进。

  互动引发道德拷问

  场内外,华东交通大学、华侨大学[微博]、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微博]、石河子大学[微博]、中国海洋大学[微博]、国际关系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学生,通过智慧树的全国直播互动教室网,或通过电脑端、手机端的互动平台,与高教授展开讨论,参与到课堂中来。

  来自华东交通大学的学生在面对诸如“老人倒地扶不扶”这类问题时,感叹大学生这个相对单纯的群体,在走出校园以后,如何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高教授回答,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背后折射出来的不仅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心态,也折射出某些法律制度上的缺失。但同时我们能看到,有一些地方性的法规已经立法保护见义勇为的行为,力图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纠正。高教授表示,相信随着法律的逐渐完善和社会氛围不断呼吁和改善,这些不合理的现象会有所改进。

  千里之外的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提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该如何推己及人,引领更好的社会风尚?高教授回答,对于促进道德风气,除了个人与人为善之外,现代社会也需要发挥公民的参与精神。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或者通过其他更好的建议,推动社会的发展。

  跨校交流,引领课改新风尚

  共享学分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聚集了全国多所高校的20多名优秀教师,充分发挥优质资源,为学生献上丰富的课程大餐。

  作为学术总策划,高国希教授在课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建课的初衷是想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线上视频与线下小组讨论,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并引领学生的所思所想,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他同时表示,接下来会借助智慧树平台的支持与管理,与更多的选课学校进行合作与交流,让慕课的运营模式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新华教授发表感言称,能请到国内一流的专家来授课与交流,广大学生受益匪浅,反响热烈。同时,他期待学校能够做更多的尝试,通过共享课的形式,提高、促进其他课程的改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华东交通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复旦大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