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吃了不少糖精的壹读君丨清风
咖啡不加糖:亿读君,糖精是修炼成精的糖吗?不是说建国后不许成精么?
壹读君: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但糖可不是动物,而且糖精出生在建国前,1879年,出生地也不是中国。所以从时间上来说还是有糖成精的可能性的。
科科,实际上呢,糖精的身份是“甜味剂”“代糖”,糖的替代品,根本就不是糖,更不是什么糖的精华。
冰糖和糖精吃起来都是甜的,为什么冰糖是糖,糖精就不是糖了?
虽然吃起来都是甜的,但吃下去就不一样了。冰糖进入人的消化系统后,会被消化吸收进血液里,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但糖精对人类的消化系统“免疫”,根本不会被消化吸收,上面进去,下面出来,也就不会给人体提供任何的营养和能量。古语有云:糖精穿肠过,甜味心中留。
糖精的相对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加少量糖精就有大量食糖那么甜,这也许是把saccharin翻译成糖精的原因吧。
正是由于糖精具备了无热量高甜度的优良品质,历史上医生对糖尿病人的建议就是“不要吃糖了,吃糖精吧!”糖尿病人很高兴,原来我还有甜的东西可以吃。还有很多胖纸或准胖纸希望通过多吃糖精少吃糖的“低糖饮食”来减肥。所以当上世纪70年代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糖精有致癌的风险从而提案禁用糖精时,热爱糖精的美国人民十分不高兴,一周的时间就给国会寄去了100万多封抗议信,而且他们不光说说就算了,真的用行动表示——囤积糖精,致使糖精的销量疯狂增长(怎么有点耳熟?)。在如此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美国国会表态:我们先不禁用糖精了,缓两年再说。
那么糖精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儿,壹读君要正正经经地从头说起。
糖精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合成甜味剂,被发现的时候就充满了槽点。1879年两个研究人员(法赫伯格和雷姆森)在开发食品防腐剂时发现了糖精,两人共同署名发表了论文。据说是因为法赫伯格不遵守安全规范,做完实验没洗手,饭前没有洗手,吃饭时直接上手,然后发现当天的食物非常甜,他觉得原因应该是手上沾了某种物质,为了找到这种物质,他回到实验室丧心病狂地把碰过的容器里的化学物质都舔了一遍!!!终于在一个加热过度的烧杯里发现了这种物质。其实在此之前糖精也被合成过,但因为没有人尝,也就不知道是甜的。壹读君想起当年在有机化学实验室里看着烧杯里的剧毒物偷偷戴上双层手套的场景,不由得感叹,法赫伯格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几年后法赫伯格就背着雷姆森在德国悄悄申请了专利,建厂生产,一夜暴富,还不要节操地说自己是糖精的唯一发现者。)
当时的美国,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很多假冒伪劣的成分都敢往食品里掺加。
1906年美国农业部化学局(FDA前身)的负责人哈维·威利推动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案》,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威利是糖化学出身,他领导的研究认为:糖精有害,应当禁止!但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恰好是个吃糖精的人,国家元首罗斯福对农业部化学局的主任威利说:“你告诉我糖精对健康有害?莱克西医生每天都给我糖精吃。谁说糖精有害,谁就是白痴!”第二天罗斯福就指定了一个专家委员会重新调查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碰巧委员会的主席就是糖精的发现者之一雷姆森。这个代表当时科学界声音的专家委员会给出的结论是:少量食用糖精不会有害。
这对威利是一个打击。但威利马上换了一个新角度:由于糖精在食品中广泛应用,消费者这里吃一点,那里吃一点,加起来的总摄入量很可能超过“少量”。自然而然这引起了工业界的强烈反击。两种观点斗争得很激烈,管理部门一度在双方之间摇摆。最后威利略胜一筹,政府实施的方案为:糖精不能添加在食品里出售,但可以单卖给消费者。不过同时管理部门承认,“糖精有害”的说法缺乏证据,他们限制糖精主要是因为糖精没有营养价值。
这时候的糖精主要给糖尿病人吃,食品加工中用得并不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物资匮乏,食糖当然也不例外,人们大量地用糖精来代替食糖。可战争一结束,人们就重新投入了食糖的怀抱。二战后的50-60年代,减肥成了时尚,人们又喜欢上了糖精,普通大众做饭时会用糖精,各种标榜健康、低热量的加工食品也用糖精。
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食品添加剂修正案》,规定任何食品添加剂上市之前必须经过FDA的安全审查,同时在文末列出了几百种“一般认为安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的添加剂。也就是说,这几百种添加剂已经审查过了,安全无害,可以直接上市。其中就有糖精。他们认为糖精用了好几十年,都没有发现危害,所以是安全的。(对美国人来说,几十年真的挺长了。)
从1968年开始,先后有几项研究发现,给老鼠大量地喂食糖精,会导致膀胱癌。1972年,FDA取消了糖精的GRAS(就是上面的“一般认为安全”)资格。1977年,加拿大禁用糖精,FDA也准备跟进。但是引起了美国人民的抗议——就是上面说的那次,美国国会只好否决了FDA的提案,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要求在含有糖精的食品标签上加入警告信息:“食用本产品可能有害你的健康。本产品含有糖精,在动物实验中它导致了癌症的发生。”把吃不吃糖精的选择权交给了公众。并设置了两年缓冲期来收集更多糖精有害的证据(真的是两年)。
然而,两年后科学家没有找到更多的证据,于是延期,结果还是没有找到,只好再延期……
就这样20年过去了,许多流行病学的调查发表,都没有发现糖精有害健康,最重要的是人们发现当初冤枉了糖精,老鼠大量服用糖精确实会致癌,但这个机理并不适用于人。因为大鼠尿液中的磷酸钙、蛋白质和pH值都很高,长期服用糖精,大鼠的尿液里会生成微晶,这些微晶会损伤膀胱上皮,刺激膀胱上皮细胞过量增殖,从而形成肿瘤。而人的尿液成分与大鼠的不同,所以不会发生这种现象。
199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发表了一项用猴子做实验的研究:给3种共20只猴子长期喂食糖精,剂量是目前人体“安全剂量”的5倍,连续24年,没有发现膀胱癌的发生以及其他不良变化。
有了这些研究结果,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糖精从“可能的致癌物”名单中去除,2000年,FDA认定糖精对人无害。当时的总统比尔·克林顿签署法案,规定对糖精类产品的全部禁令从此无效。
自此,在美国,“有害健康”这个背了100多年的黑锅,糖精终于可以扔掉了。
70年代就开始禁用糖精的加拿大,也开始给糖精松绑。2016年5月,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糖精、糖精钙、糖精钾、糖精钠用作餐桌甜味剂。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糖精已是英雄迟暮的局面。作为第一种合成甜味剂,糖精确实很甜,但与天然蔗糖的甜味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有令人不悦的金属味、后苦味儿。而在糖精出世后的一百三十多年里,有很多口味更优、加工性能更好的甜味剂被开发了出来,如阿斯巴甜糖、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等——古语又云:长江后浪推前浪,糖精瘫在沙滩上。
糖精在中国的局面似乎更严峻一些。2015年5月国家实施了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一步缩小了糖精钠(可溶性糖精)的使用范围,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这四类食品中禁止使用糖精,可以使用的请看下表:
虽然知道了糖精没毒,我还是不喜欢吃加了糖精的食物,甜得不正经,还苦!
参考资料:
1.《能吃的化学》,大卫·E。牛顿,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6月
2.《代糖有健康风险吗》,方舟子,《科学世界》2016年第5期
3.《糖精风雨百年》,云无心,《科学新闻》2011年第6期
4.《加拿大批准糖精、糖精钙、糖精钾、糖精钠用作餐桌甜味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
5. Sweet`n Low 官网
6.《糖精不让加到饮料中是市场使然》,中国新闻网
7.《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
8.《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