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无意的评价可能决定了孩子的自我认知

2018年02月01日14:12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作者 | 武云斐

  前言

  我们经常对孩子圈圈画画,有时候用嘴,有时候很用笔,有时候是直接对孩子说,有时候是对别人说。这么做的时候,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作为父母,我们有条件有义务有责任去这么做,选择圈画出孩子的行为,但是选择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对其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今天,我们来聊聊父母对孩子圈圈画画的一种方式——提及性对话。

  先从一个我读到过的鸡汤故事说起。

  有个年轻画家,很想提高自己的画技,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画拿到集市上去,并且留了一个提示就走开了,提示上写着:“请大家用粉笔圈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结果一天过去了,他去取画的时候,画布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圈。他看着觉得特别沮丧,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职业,应该就此放弃绘画改行算了。晚上他和妻子说放弃绘画的梦想转行,妻子说,在你放弃以前,你是否愿意再尝试一次。

  第二天,妻子把那幅画也带到了集市上,并且留了一个提示,请大家用粉笔圈出他们认为画得特别好的地方,结果晚上画家再去取画的时候,画布上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粉笔圈。

  作为鸡汤文,大概这个时候我应该说,这个年轻的画家就是现在的某某某。可惜我并不知道这样的结果,但是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可以很好地解释“提及性对话”效应,该效应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真实地起着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

  父母其实经常拿起粉笔,对自己的孩子圈圈画画,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父母也同时有条件有义务有责任去这么做,选择圈画出哪些行为,选择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对其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今天我想聊聊父母对孩子圈圈画画的一种方式——提及性对话。

  提及性对话,是美国专注于家庭咨询和儿童学业成就发展的咨询师西尔维娅·瑞姆(Sylvia Rimm)博士发明的一个专业词汇,专指在儿童有可能听到的情况下,发生在成人之间的关于儿童行为及其它的对话。这里的成人包括其父母,其它主要养育者以及老师等等。

  瑞姆博士曾在NBC电视台和PBS电台开设专栏,长期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并在威斯康星州有自己的家庭咨询诊所。她最著名的两本书家庭教育书籍《家长怎么教孩子才会学》(How to Parent So Children Will Learn)以及《为什么聪明孩子却学业不佳,以及你能做些什么》(Why Bright Kids Get Poor Grades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在美国多次再版。

  提及性对话的发生频率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这种方式在被父母频繁地无意识地使用着。

  妈妈带着Madison第一次去幼儿园熟悉环境,把她介绍给老师,老师很热情地邀请Madison到教室里边看看。整个过程,Madison什么也没说,妈妈觉得很难为情,她向老师解释道(Madison就在旁边):“抱歉,Madison没有问好,她挺害羞的,她总是这么害羞。”

  妈妈对老师说“Madison很害羞”,这就是典型的提及性对话。

  其实在此之前,Madison大概已经听过数百次数千次这样的说法了,妈妈说她很害羞,并且对其他成人列举各种事实证明她真的很害羞。当着新老师的面,妈妈觉得有解释的必要,因为妈妈觉得很尴尬,不想老师觉得自己是个不合格的家长,没有教孩子这些社交基本礼节。所以在一个短暂的冷场之后,妈妈马上介入打圆场了,说她太害羞了。言下之意,不是Madison不懂礼貌,Madison依然是个好孩子,她只是太害羞了。

  妈妈的语言和行动都是对这个暗示的再次强化,当小小的Madison多次听到妈妈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害羞”的时候,也在接受这样的暗示,自己具有“害羞”这样的性格特点,所以见到老师不问好也是情有可原的。这是性格的问题,天生的,自己没法改变。

  当妈妈一次次地无法忍受那个短暂的沉默来为Madison打圆场,以及当妈妈最终不再尝试等待而直接说她很害羞的时候,Madison自己也最终认可了“害羞”这个标签,她其实也就一次次失去了学习如何做得大方得体的机会。

  这些无意识的提及性对话,以及那些家长在孩子有可能听到的情况下跟别人抱怨自己的孩子的对话,对孩子的伤害和限制其实超乎我们的想象。

  但是,家长并不需要戒掉提及性对话,而是需要转变提及性对话的关注点,就像妻子改变了留在画作旁边的提示语言一样。有意识的正面的提及性对话可以有效帮助家长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孩子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独立人格,甚至有着比直接表扬还要好的效果。

  该怎么做呢?

  首先,家长要意识到自己在进行提及性对话。最初的一个星期,家长可以做个记录,看看自己多少次在孩子可能听到的情况下谈论他们,并且看看提及正面行为和负面行为的比例各是多少。当家长觉知到自己在和别人抱怨孩子的时候,或者自己在向另一个主要养育者告状而孩子有可能听到的时候,请马上停下来,如果你不想让这种行为根深蒂固的话!如果你真的想要孩子有所改变的话,改变先从自己开始!

  第二,有意识地正面运用提及性对话。例如,在Madison的例子里,在知道孩子可以听到的情况下,妈妈可以对爸爸说:“你有没有注意到Madison的举止在进步。她今天和她的好朋友问好了。”即使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告诉别人,真诚地表达出来,当孩子能够听到的时候。即使Madison今天在老师面前虽然没有问好,但是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那么妈妈也可以对爸爸说:“Madison今天进步了,我能看出来她想向老师问好,虽然今天没有说出来,不过相信她以后一定会可以的。”这些表达不能是杜撰的,一定得是孩子自己的行为,需要父母用自己的爱的眼睛发现孩子行为中哪怕很小的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真诚地谈论它们。

  第三,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支持环境和足够的时间,帮助孩子自己获得自我改变和提升的勇气和力量。在孩子行为模式发生转变的过程中,即使Madison没有按照期望行动时,妈妈也不要再当面纠正孩子,尤其不要在公众场合纠正而让她觉得难堪;也不要陷入和孩子“较劲”和“僵持”的情形,而只是尽力捕捉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一段时间,你就可以看到孩子的改变。

  对你期望的行为给与足够的关注,对于你不期望的行为能忽略就忽略,不能忽略就制止,但是不要给与太多的关注,不要在提及性对话中提到那些负面行为。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如果你觉得实在有和其他成人讨论的必要,不是为了抱怨而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确保找个孩子听不到的环境。

  还有一点要引起家长的特别注意。在自己的日常话语中,抹掉那些贴标签性质的语言。

  瑞姆博士这样提到她的家庭咨询经历:

  当家长带着他们的“害羞”孩子来咨询的时候,我要求他们把“害羞”这个词从他们的语言中抹掉。这些家长发现,通常在数周,甚至是几天之中,孩子们就可以学会一些合理的向他人问好的社会基本规范。我们并不是要改变孩子的性格,也没有必要那么做,但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教会孩子们一些必须的社会基本规范。即使安静而敏感的孩子,也能够在交往中有得体的行为,只要他们不被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一再贴上“害羞”的标签。

  同样的办法和要求也适用于其他标签性语言,比如“没条理”“多动症”等等。当父母开始尝试使用提及性对话策略的时候,可以从一些小的问题和习惯开始,循序渐进。

  总之,当你看到孩子积极的行为时,告诉你身边的成人,在孩子能够听到的情况下;如果你看到不合适的行为,或者制止或者忽视,但是在孩子能够听到的情况下,不要和其他成人抱怨和谈论那些负面行为。还有一点,提及性对话一定得是诚恳而真实的。很快地,你就能体会到提及性对话的魔力。

  作者简介:

  武云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她旅居美国多年,对美国中小学教育系统及其实践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思考,进而催生了目前的兴趣领域——家庭教育和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由武云斐原创,授权“向日葵国际教育”独家发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对话家长孩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