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事件如此近 我该遮住孩子的眼睛吗?

2018年07月04日10:21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看点 七天前,上海世外小学门前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一直尽量保持克制的外滩君注意到,在“如何对孩子说极端事件”的问题上,各种声音甚嚣尘上。尽管极端伤害是小概率事件,但因其影响巨大,不可不慎。为此,外滩君特别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副教授张麒,请他以专业的角度和多年一线辅导经验谈一谈这个问题,给教育界人士、父母们一个参考。

  今天,是两位遇难学生头七之日。谨以此文表达我们的哀思,并希望学校、父母和孩子们都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文丨陆莹 编辑丨黄晔

  2018年6月28日,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的浦北路校门外,一名男子手持刀具冲向刚刚放学的小学生中,最终造成2名男孩死亡,1名男孩、1位成年女性受伤。当天,是该校暑假前的最后一个返校日,再过一两天,今年的暑假就要开始,而如今,两位不幸离世的小男孩的时间,戛然而止。

  一周过去,事件沉淀,我们可以冷静地回顾、思量,遇及突发事件,家长、老师面对可能受波及的孩子,应当如何知觉、理解、处理他们的情绪;而另一方面,恰当的心理调节方式的训练,亦本当浸入在日常生活中。

  为此,外滩君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副教授张麒,请他就此谈一谈自己的经验和见解。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5年里,张麒先后参与多个团体的灾后心理援助,20多次赶赴灾区开展心理辅导和培训工作;他也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亲子教育的辅导与咨询、青少年工作者的培训等,服务人数以万计,社会服务人次超过10万。

  以下是外滩君和张麒教授对谈实录

  B=外滩教育

  Z=张麒

  B:人为的突发恶性事件发生后,家长、老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减轻心理冲击?有人认为,当事学校继续举办毕业典礼,有点“无动于衷”,是不妥;也有人认为,恶性事件发生后,应当尽量且尽快让孩子回到日常生活的秩序中,也就是说,不必立即做出太多特别反应。你怎么看?

  Z: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是在用自己的道德好恶评判着这件事,容易形成这样的看法。而如果从孩子的心理辅导、减少孩子的心理创伤的角度来讲,极端事件后,对未在现场的孩子们,学校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然后让毕业典礼仪式正常完成,同时去掉原定的文艺表演等娱乐部分,这些做法是合理、有效的。

  突发、偶发的恶性事件,不像遇到恐怖袭击、自然灾害等,每个人都马上处于危险境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打断正常进程,事后准备好了如何讲,需要讲了才去讲,这才是对孩子负责,避免给他们造成更大伤害。

  B:怎样算准备好,家长、老师应该如何合适地与孩子谈论恶性事件呢?

  Z: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以及他所接触的这个刺激的情况,去跟孩子讲。

  如果孩子年龄小,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对这类事也还不能理解的,就不需要做这个“教育”,不然就是自己把刺激因素带给了孩子;但如果是世外小学的学生,是他们的身边人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的情绪肯定是有影响的,家长和老师首先要能听听孩子理解的“真相”,先让他们有机会把情绪表达出来,再评估一下事件对孩子的影响。

  每个孩子不一样,如果他能表达真实的情绪,和成人交谈后,消极情绪能得到缓解的,相对好一些。如果出现了过度的恐惧惊吓反应,情绪失控,行为异常等,就需要个别辅导。心理辅导,不存在用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人问题的情况。

  如果是与事件有所相关或目击的孩子,有些方面因为取证需要,或者家长追问,会被迫去回忆刚才发生了什么。但从心理创伤角度来讲,这样实际上对孩子是很残忍的。事发24小时以内,他如果不断去回想创伤细节,这些就会进入长时记忆,这一幕会长时间地影响孩子。

  所以,类似情境下,成年人应该克服自己的恐惧、悲哀情绪,也克服对这种恶性事件的好奇,去陪着孩子做一些最简单的游戏活动,阻止创伤画面等进入长时记忆,尽可能让孩子体验到安全有秩序的生活,避免反复去问。

  离开危机情境后,相关亲历者不急着休息为好,此时的睡眠会帮助创伤事件的图像、声音等进入长时记忆。相反,要尽可能让他去评估自己的心理状况。如果有情绪,可以让他通过画画图、玩简单的手机游戏等等简单的方式宣泄恐惧情绪,覆盖此前的刺激记忆,之后,再慢慢做后期的一种干预。

  孩子目击了极端事件现场的话,可以给他看一些单调的动态画面,帮助他用这些视觉刺激来阻止记忆创伤画面;如果孩子听到了某种恐怖的声音,可以用听一些音乐来阻止那部分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这些都是有助于孩子减少后期噩梦、闪回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

  B:有指南说,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恶性事件后,要“重新”建立?

  Z:看具体情况。我们今天说这个事件是每天都会发生吗?肯定不是啊,这是意外的偶然事件,那首先,就是不要把偶然事件扩大化,告诉孩子正常的生活还是更安全。

  就像过马路,正常过马路都OK的,但总有一些车可能失控,那是偶然意外事件。让孩子知道常态是怎样,非常态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这个安全感肯定是慢慢建立,长期要做的。

  B:您认为在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有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在吗?

  Z:所谓原则性呢,比如说年龄过小的孩子,他还不能够理解很多具体解释的时候,就不该给他过度复杂的信息。小孩子还分不清楚红和黄,你就要他分清楚粉红、深红、玫瑰红,那他压力就很大了。

  所以,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大人只要告诉他,我们要如何保护自己就OK了;小学高年级,比如毕业班的孩子,那就可以探讨下,发生这个事情,你的感受是什么?让孩子有所表达,也共同去面对这个问题,了解他的最大困惑是什么。听听孩子的声音,在理解当中发现有什么是可以帮到孩子、支持孩子的,一起探讨怎么做可以帮他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而不过度把成年人的个人情绪和价值判断带给孩子。

  这是一些比较原则性的东西。心理辅导的原则跟教育的原则不一样,教育的原则就告诉你一种具体的做法,辅导的原则总是告诉你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思考的角度是什么,就像我刚才告诉你的思考的角度,对吧。

  社会当中大家就是因为没有“辅导”的概念,所以通常出来的就是一个很固定的做法,该怎么说该怎么做,但是学辅导的人绝对不会跟你说该怎么做,更多的是先了解当事人是个什么状况,再看,在当下情境中,怎么做是对他有意义的、有帮助的,怎么做是有害无益。

  B:那突发事件发生后,心理咨询师介入会关注到哪些方面,对于老师、家长来说,又怎么识别、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受到影响,受到多大程度影响?

  Z:遇到极端事件,心理咨询师会关注、评估个体身上的过度恐惧的状况。适当的恐惧本身对个人是有益的,因为它能帮人保持警戒。但是极端事件中,往往人们会因为缺乏应对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情绪上产生恐惧而不知所措,再造成一系列错误反应和判断,反而可能危及生命。

  小一点的孩子,比如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阶段,有的时候可能在父母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受到伤害,然后突然不说话了,或者遗尿,这种本来已经学会的行为习惯被破坏,或者他不愿意去学校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些可能是创伤事件引起的孩子的自我保护反应。

  再大一点,小学到初中预备,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异常行为,躲避人群,不愿意上课,或者易激惹、情绪冲动行为等等。

  初中以上,到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抑郁,一个人躲起来,或者叛逆行为加剧,情绪反复无常,也可能更多呈现攻击行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精神症状。

  小学其实也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喊叫、不守纪律啊等等。随着年龄阶段不同,它的表现会有一些不同的。

  B:是,我看到相关研究说,实际上事件发生之后不同的时段,比如一两天内、两天到三个月、三个月到几年时间,都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表现。

  Z:是的,所以没有办法一概而论。当孩子表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状态时,并不该先想,“哎呀这孩子怎么变了”,接着就责骂孩子,而是该去想想他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状况,甚至是创伤事件。

  B:遇到这样的事情之后,除了专业人士的专业援助之外,那家长和老师他们分别可以对孩子有怎么样的帮助?

  Z:家长和老师,首先你要有最基本的知识,学习如何情绪调控,比如面对困难、面对危险的时候,怎么样把过度的恐惧控制在适当的范围里,哪些有效的行为方式可以帮助自己摆脱恐惧、悲伤等情绪,合理的情绪表达是什么等等。

  第二个学了这个知识以后,老师、家长要对现实情况做出判断,恰当地使用学到的知识,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有很多人,哪怕知道这些知识自己也不用,那就不能教给孩子,也没法帮助到孩子了。

  B:具体来说呢,家长应该如何“以身作则”?

  Z:我就讲最接近正常的吧,很简单的例子。大多数人在生活当中情绪表达都是按照自己习得的表达方式来的,有些人会把“恐惧”这种情绪直接表现为“发火”。你被别人侵犯,感到愤怒而发火,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但感觉“恐惧”,而用“愤怒”来表达,就不大合理了。

  那么这个时候他可能就要学会如何表达恐惧。很多家长都学不会表达的,尤其是男性,大家都觉得表达恐惧,这是一个丢脸的,让人感到失落的行为。

  有时候,感到“悲哀”,希望得到人关注时,也习惯性地用愤怒来表达,这同样是一种错误表达。所以,错误的表达行为,不仅不能释放本来的情绪压力,反而离自己想要的越来越远。

  应对特殊事件,处理紧张、恐惧的情绪,其实不单单是有事发生需要解决策略,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去训练自己学会放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情绪创伤家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