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功利的成才观会扭曲孩子的人格

2016年11月08日10:22   教育专栏  作者:孙云晓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如果举行学生的文艺演出或各类比赛, 什么是最吸引学生父母的环节?毫无疑问,自家孩子在台上表演或参加比赛,就是最吸引学生父母的。

  没有人比父母更渴望孩子成功。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2015年5月31日,在广东清远,有一群这样的父母,竟然参团或自驾带着孩子去参观一套售价400多万元的豪华度假别墅,以此来激发孩子的成功欲望。这一行为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要其努力学习,从小要有奋斗理念与财富意识,长大后才能成功,才有能力购 买豪华别墅与名车。

  这个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焦点触动了大众敏感的神经,即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应该如何激励孩子追求成功的人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评论道,对于未成年学生,尤其是幼儿,必须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功利的成功学价值观,其实是一 剂毒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做人的教育。离开了做人的教育,一味给孩子灌输功利的成才观, 会扭曲孩子的人格乃至人生i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理的驱使下,许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考高分,上名校。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论英雄好像已经再正常不过,因为一 分之差,很多人就会被名校拒之门外。可是,一分真的可以区分孩子的能力吗?

  为了避免这样的一分之差,太多父母加入了这场人生大考的备战之中。他们关心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关心孩子的薄弱学科,关心孩子的应 试技巧,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等等。可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孩子到底适合什么?父母也很少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和同学、老师相处得怎么样”、“今天过得开心吗”、“今天篮球打得怎么样啊”等类似的 话。父母时常会想,等上了名牌中学和大学之后,孩子就轻松了,自己也跟着轻松了。实际上,没有健康心理的孩子怎么轻松得了?

  2014年4月28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个孩子的困惑——考不了100分就是没出息?》一文,作者卢十四最后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拥有 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内心深处,一直怀念的是读学前班时的那个自己——手举一份不知道是70分还是80分的试卷,兴高采烈、蹦蹦跳跳,不 知何为有出息,却无比快乐。学前班之后,卢十四遭遇了什么,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应该有不少人会感同身受,找到曾经的或者现在的自己。

  当儿时的十四拿着自认为分数很高的试卷回家时,妈妈却泼了一盆冷水:“你才拿七十几分,高兴什么?你看看别人家昀小孩!”

  从此,小十四的世界改变了。小学时代,作为优等生的十四,没有为达标、考试担忧过,但妈妈却一直不满意,因为他没有拿到100分。

  面临小升初的激烈竞争,小十四的成绩总是在95、96、97、98、99.5之间徘徊,就是考不了100分。妈妈有办法让十四做习题、背课文、记单词、 晚睡早起、不看电视,但她无法替十四考试,无法让十四提起精神去追逐100分。妈妈为此骂过十四无数次,甚至有一次因为他考了96分,妈妈抄 起一根长竹竿就打,将竹竿打断成两截。

  之后在一次痛骂中,妈妈问十四:“你到底有没有自尊心?”卢十四一句“你骂我的时候,我就有自尊心”,换回的是一记大耳光。可以想象,当一个人被问到有没有自尊心的时候,他的自尊心已经被践踏了无数次。

  读完六年的小学,十四收获了省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同时还有一副近视眼镜和达到肥胖标准的体重。十四一直羡慕着稳居班级前10名的好 友,因为考入前10名意味着不用挨骂。可是好友高中时的日记里面写满了苦闷,讲述了他曾在考到全班第六之后,被他爸妈痛骂为何总也考不进 前三的经历。

  “我不想考100分,我不想考前三,我不想达标,我不想让你们满意,我觉得我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我已经对自己满意了。”这是一个孩子的真实想法,可是在父母的要求下,这种想法让他变得惭愧,也羞于承认。

  从此,许多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了他人的满意,为了他人眼中的成功,为了在社会上考100分,不断地追逐名、利、权。且不说有多少曾经 风光过的人选择了自杀,有多少人当官之后沦为了阶下囚,只说有多少成功人士到头来却感觉幸福离自己是如此遥远!

  古往今来,追求成功部没有错,但成功不能偏离幸福的航道,在能力重于分数、品行重于学历的新时代成才趋势下,我们需要让自己的头脑更 加清醒,真正的成功一定是以追求幸福为导向的,否则成功有可能使人变成魔鬼!

  本文摘自孙云晓[微博]著作《成功智力》​​

  ​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家庭教育 成才 孙云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