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歪果仁谈论东方时他们在谈什么?

2016年09月12日10:12   教育专栏  作者:壹读  

  没事儿就爱翻历史八卦的壹读君 | Monique

  作为一个半吊子的科幻迷,壹读君最近喜欢看的电影是《火星救援》(又名《我在火星种土豆的日子》)。不过看到(P成了长江的)多瑙河畔的中国人时,壹读君就有些想笑,等看到中国航天局,以及那带着一丝丝前苏联+朝鲜的风格、又混合着社会主义中国红气息的布景时,壹读君已经哭笑不得了。

  说起来欧美影视里面凡是和中国有关的情节,总是充满了莫名的“喜感”。这是为什么呢?壹读君就给大家好好说说这里面的历史缘由。

  1.想象中的东方:美好与邪恶并存

  早在19世纪前,“东方”就以各种形象出现在欧洲的文学、艺术、建筑和学术等领域。由此还产生了一门学问叫“东方学”。东方背景(比如波斯)经常出现在绘画里,被渲染出成一种明亮而美好的氛围,使人物或者建筑都带着一种令人向往的异域风情。这些极大地促进了西方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不少人专门四处旅行就为了发现更大的世界。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时期的“东方”含义不一样。未发现美洲和大洋洲之前,欧洲人只知道非洲和亚洲。一般来说,“东方”指的就是近东和中东地区(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有时涉及远东地区(东亚)。而在更多时候,“东方”是一种心理上的概念,而非实际的地理区域。)

  这些关于东方的“想象”可不是凭空得来的。传教士的见闻,旅行家的游记,文学戏剧和绘画——都在为“东方”这个神秘遥远的地域添枝加叶。13世纪出版的《马可·波罗游记》,就将中国美化成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什么你说中国不是这样的?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重点是东方很富有、资源很丰富就对了。

  另一方面,关于东方国家专制、残暴、野蛮的故事也在西方广为流传。这个锅呢,恐怕得算在成吉思汗和土耳其人的头上。当初蒙古帝国可是一直打到欧洲去;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更是占领君士坦丁堡,灭掉了拜占庭帝国。这种对“黄祸”和“奥斯曼的威胁”的恐惧一直隐藏在西方人的心中,有不少描写(想象?)东方国家专制残暴的小说戏剧在近代欧洲很是流行。

  歌剧《图兰朵》就深刻地体现了什么叫做“想象中的东方”。故事的背景是中国元朝,但基本上没中国啥事:公主图兰朵(Turandot)的名字来自波斯语,意思是“图兰的女儿”(图兰曾是波斯的一部分);整个故事改编自波斯故事集《一千零一日》(不是一千零一夜哦)中的一篇。公主的人设很是脑残,充分体现了“元朝人”的残暴,比如公主出了三个谜语,答出来就可以娶她,答不出来就要丢掉脑袋——原来公主闲着没事干就杀人玩儿啊。

  不过据说普契尼的另外一部作品《蝴蝶夫人》差不多也是这个调调,充满了各种对东方不切实际的浪漫想象。(当初壹读君观看《蝴蝶夫人》改编的音乐剧《西贡小姐》时,就感觉这个故事的狗血程度快赶上现代偶像剧了,但是音乐确实不错,就硬挺着无视了情节。)

  2.需要拯救的东方:野蛮 落后 专制 懦弱

  呃,好像不太对啊。一方面说东方是神秘而又美好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又说东方国家都是专制残暴的、亚洲人都是不开化的野蛮人,要不要这么精分啊。

  其实这两者是对立而又统一的——都是在为殖民主义辩护。(壹读君竟然说得这么哲学)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渐渐认识到东方国家的“落后”。19世纪出版的《东方之旅》和《现代埃及风俗录》,一方面描写了东方国家光怪陆离的民俗风情,一方面也发现了东方不仅不是个遍地黄金的国度,甚至还远不如西方国家富有。这种梦想的破灭感简直伤透了西方人的心,导致他们拼命地寻找各种科学理论依据来解释东方的“不开化”。

  启蒙运动中,西方人最为自豪的就是他们建立起的现代文明国家(civilization),以及一个文明人应该具备的理性思维(所谓“存在即合理”)。所以当他们发现东方国家还处在“不开化”(uncivilized)的状态时,简直油然而生一种传播现代文明的责任感(The white man’s burden)——嗯,“中二病”晚期,鉴定完毕。

  殖民就变得理所当然。简单来说,大家都知道侵略别的国家是不对的,抢夺别人的土地和资源也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我们殖民的是专制、落后的国家,抢夺的是野蛮的人民呢?——我们就是把他们从专制统治中解救出来,帮助他们开展四个现代化啊。上帝保佑我们,这真是功德无量啊。

  在这种观念下,东方就经常被描写成神秘甚至原始的、不理性的、未开化的国度——就好像殖民者的形象总是阳刚(masculine)与强大的,被殖民者总是阴柔(feminine)与懦弱的。尽管这一认识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上,但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再看欧洲之外的国家——哪怕有好有坏——画风总是“这是一个多么落后野蛮的地方啊”。

  西方心目中的“东方”与真实情况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变成了一种文化霸权,当欧洲人掌握话语权时,别人也就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换句话说,当殖民者在说“东方”时,它已经和真实的东方没有什么关系了,东方被殖民者心中的“东方”所代替。被殖民者是没有什么表达自己的机会的——因为我们已经“被代表”了呀。

  3.非我族类的东方:其心必异

  不过殖民主义早就人人喊打了,为什么现在依然存在各种对东方国家的片面看法呢?

  因为无论东方是神秘美好的、还是落后野蛮的,这个观点都是从西方的角度出发的——西方是主体,东方是客体——“东方”是因为西方而存在的。

  把东方“客体化”,实际上是拉开心理距离,把东方排除在西方文化圈外。人类头脑中似乎天然就有“自己人”与“别人”的分界,中国人也讲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当“东方”被西方归类于“他们”时,东方就是被观察、研究、对比的对象,变成了一个象征“他者”的符号。排斥东方国家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不是自己人嘛。

  因此东方(The Orient)和西方(The Occident)总是成对出现的——就好像我们讨论国际问题时,有中国,就一定要有个“外国”——这个“外国”到底是哪个国家根本不重要,重点是与中国的对比和不同——东方也是西方对比的对象。萨义德论述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东方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最大竞争者,以及欧洲文明中最常出现的“他者”。

  4.历史阴影下的东方:刻板印象

  时至今日,尽管东方国家是日新月异,但是之前留下的负面印象依然久久不去。人类总是因为被固有印象束缚,没办法认识到世界早就不同了——我们都是自己经验的囚徒。

  “东方”在现代更多地体现为各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譬如中国人总是操着有口音的英语,出现在中餐馆里;日本人要么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要么背着把刀,一言不合就开打;至于印度人,他们没事儿就跳舞。

  就拿日本人来说吧:电影《杀死比尔》里面就人人拿一把武士刀打打杀杀;美剧《英雄》里的中村宽明明是超能力者,依然要扛一把武士刀;游戏里面就更常见了,《守望先锋》里的源氏也扛着一把武士刀。

  1978年,爱德华·萨义德发表了《东方学》。尽管争议不小,但东方学,即西方中心主义下的东方研究,依然成为一个学术领域绕不开的话题,反西方中心论成为了一种潮流。但这也带来了其他负面的影响:大家一提到西方国家,脑子里面就出现一个穷凶极恶的殖民者的形象——“欧美人都是自大自傲看不起亚非拉国家的”。

  刻板印象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不过这些可不一定是偏见,也许是因为认识不足而产生的片面看法。我们没有精力去深入了解所有的事物,所以只能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将每个事物都打上了标签——不过标签贴上去,可就不容易撕下来了。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当我们在讨论西方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当我们在想日本时,我们在想什么?

  当我们在想德国时,我们在想什么?

  当我们在想法国时,我们在想什么?

  当我们在想印度时,我们在想什么?

  当我们在想美国时,我们在想什么?

  ——当你们在想壹读时,你们在想什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东方 西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