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卡斯尔的文化传奇之泰恩河畔的龙旗

2016年11月14日14:17   教育专栏  作者:赵刚Andrew  

  也不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个叫纽卡斯尔的地方?澳大利亚有,美国有,加拿大有,而这些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纽卡”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英国泰恩河上的纽卡斯尔(Newcastle upon Tyne, England)。

  一条英国东北部自西向东的河流,横贯纽卡斯尔,从英国东海岸的泰恩河口(Tynemouth,也有翻译成“泰恩茅斯”的,就像朴茨茅斯、普利茅斯一样)流入北海。不知道有多少商船、军舰从这里下海,通过北海驶入大西洋或地中海,通向全球各个角落,而纽卡斯尔的名字也随着工业文明的汽笛,落户到北美、澳洲、南非。

  沿着泰恩河,有一个埃尔斯维克(Elswick)的地方,这里是十九世纪世界船业中心之一。1847年,当时的英国军火巨头阿姆斯特朗公司(Armstrong Whitworth & Co., Ltd。)兼并了米歇尔造船公司,泰恩河畔绵延2英里的巨大船厂厂区,为英国皇家海军、沙俄海军、日本联合舰队、美国海军等制造大型军舰,从造船到武器配备一次完成,特别是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性能先进的阿姆斯特朗式线膛舰载火炮(英法联军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用这种火炮摧毁了清政府的天津大沽炮台),使纽卡斯尔成为世界级军工港口。

  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其中,英国的船业规模占世界总量的70%,朴茨茅斯、格拉斯哥、贝尔法斯特、纽卡斯尔等城市掌握着世界造船的命脉。

  埃尔斯维克也数次升起过大清的黄龙旗。从1881年至1887年,北洋水师的超勇号、扬威号、致远号、靖远号四艘铁甲舰都是从这里下水,驶向泰恩河口,从北海返航国内。而1896年8月20日,埃尔斯维克再次遍插龙旗,迎接清政府的贵宾——李鸿章。

  从伦敦、格拉斯哥,再到纽卡斯尔,英国政府为李提供专列,按照总理级待遇迎接。李鸿章身着御赐黄马褂,佩戴着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的“皇家骑士大十字勋章”(Knight Grand Cross of the Royal Victorian Order),甚至英国媒体还把李鸿章与英国前首相格兰斯顿、德国首相俾斯麦并称当时世界三大首相。

  不过,此时李鸿章的实际职务有些尴尬。除了担当参加沙俄末代皇帝尼古拉斯二世的加冕礼的清朝专使(顺访英国)外,曾经权倾朝野的李中堂此时只剩下“内阁大学士”的虚衔了。1895年作为清政府全权代表与日本签署《马关条约》后,李鸿章背负了上至皇帝、太后,下至黎民百姓的唾骂,“丧权辱国”的罪责一直延续到一百二十年后的今天。李中堂被剥夺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实权职务,赋闲在家也有一年多了。

  当然,西方并不了解中国的政体。即便是直隶总督的头衔,也不过是封疆大吏的地方高官而已,自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以后,清朝皇权一手遮天,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到了清朝,估计最多也就和李鸿章差不多。

  在清朝,政府中级别最高的,也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军机大臣)而已,他们的作用仅局限于传声筒似的上传下达,最多只有建议权。

  不过,按照《泰晤士报》记者的描述,这位身高6英尺(1.83米)、器宇轩昂、面容俊朗的李中堂,确实有总理的派头和风度,虽然已经73岁高龄,但仍威风凛凛、谈吐不凡。

  在纽卡斯尔,李中堂的行程主要是企业参观、考察。86岁的威廉·阿姆斯特朗(William Armstrong),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创始人,亲自迎接来自中国的客人。

  原本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阿姆斯特朗,却酷爱机械、物理,正是他研制发明了阿姆斯特朗式火炮,得到了英军的大量订单,不但就此发迹,而且还曾为英国政府的军事主管部门工作,他建立的军火公司在英国名声大噪,而且很快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

  李鸿章对这个泰恩河边的巨型公司赞不绝口,或许是惺惺相惜的缘故,李中堂也算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的著名官商盛宣怀、张謇的幕后国有董事长了,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等,都是李鸿章改革自新的成果。

  两位在政界、军界、商界都很有影响的伟大人物,可谓风云际会,只可惜他们的时代境遇完全不同。

  土生土长的纽卡斯尔人阿姆斯特朗,亲历了英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维多利亚时期,功成名就,他还邀请李鸿章到自己的城堡Cragside做客,豪情满怀,溢于言表;而一代儒生李鸿章,目睹了大清帝国内忧外患、江河日下的惨状,力主西学,以一人之力,托举起整个帝国的外交、经济、军事,无奈仍是孤木难支。

  阿姆斯特朗陪同李鸿章参观埃尔斯维克船厂时,日本联合舰队的八岛号战列舰正在建造之中。1888年之后,这个船厂再也没有收到过来自中国的订单,而日本方面则倾全国之力,加紧购买阿姆斯特朗更先进的舰船,终于在甲午海战中击败了中国舰队,并在第二年,1895年,消灭了躲避在威海卫的北洋水师。

  威廉·阿姆斯特朗自然不想让李鸿章难堪,他轻描淡写地介绍了战舰的建造情况,准备把话题尽快岔开。

  难以名状的伤感曾在几天前侵扰过李中堂的心绪,这位北洋水师的缔造者,目睹了朴茨茅斯港英国皇家海军的烈烈雄风,自然会联想到一年前威海卫全军覆没的北洋舰队——这仿佛是李鸿章一个的战争,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失败。这是一个制度的失败,一个民族的失败!

  阿姆斯特朗是对的,日本给这位宦海沉浮五十载的中国老人太多的耻辱与伤痛,在《马关条约》后,李鸿章声称再不会踏上日本领土。也就是在他这次环球巡游结束时,需要在日本横滨换船,当李鸿章坐船靠岸的当口,他坚决不下船,最后随从在坐船和新船之间搭起踏板,艰难地将李鸿章扶上了新船。

  但李鸿章毕竟是清末著名政治家,重建北洋水师、与日本争夺东亚制海权,仍是他未泯的情怀。他镇定自若地询问日本这艘战列舰的性能和造价,当得知八岛号700多万两白银的身价时,李鸿章唏嘘不已,要知道,这相当于北洋水师最大的两艘铁甲舰——定远号和镇远号的造价总和。

  龙旗飘摆的泰恩河畔,李鸿章边走边通过李经方(翻译)与身边的阿姆斯特朗交谈着,他捋着花白的胡须,边谈边若有所思地望着缓缓流动的河水,思绪也仿佛流向泰恩河口,流向几十公里外的北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纽卡斯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