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英国去》:中国留学生最不怕考试

2016年12月12日10:07   教育专栏  作者:赵刚Andrew  

  当时在英国考[微博]试的地点是在学校的教堂(Chapel)内,庄严肃穆的大厅里摆上百余套课桌椅,空荡荡的,仿佛大海中散布的珊瑚礁,彼此间隔很大,就连掉支笔也能听到回声,这一定是大学与神预设的局,让考试的人心生畏惧,比起中国的考场要更像地狱般森严。

  当然,考试的功夫都在考前和场外。

  英式教育的考试仿佛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一般是“5选3”的论述题(5道论述题,选其中3道),对MBA[微博]来说,一般是3个案例分析题,相当于在2.5至3小时内完成3篇小论文。

  “5选3”并不是让大家准备5道题就行了,任课老师给出的备考范围至少是10个题目,而深谙考试规则的中国同学,再次团结起来,同仇敌忾。相比单打独斗的西方人,我们中国人的备考方式一定是高效的。

  以我们5个人组成的团队为例,10个题目下来后,大家先按各自所长每人“承包”2个,“包产到户”后,分别从课本中找到答案要点,用英文串成一篇微型论文,然后在“委员会”会议上提交答案,经过所有人二次审议、修改,固定为答题梗概的标准思路,以备每个人再回去用自己的英语固定为自己的答案,避免抄袭的风险。

  另外,大家还用中国人惯用的猜题法将10个题目筛选出5题,作为应急备考范围。猜题在几门考试交叉进行的“高压”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屡屡命中,集体的力量啊!

  所以,留学[微博]中的另一个奇观出现了:尽管中国人的作业水平往往不如西方人,但考试成绩却旗鼓相当。而我们的秘诀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早年间下来的“谚语”在国内管用,到了英国也在发挥着作用。中国人毕竟还是中国人。

  英式教育中,成绩往往是隐私,但每当作业或考试的成绩发下来时,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仍然是谁得了多少分,甚至还要把成绩攀比的魔爪伸向外国同学,其钻研精神远远胜过小组讨论和课上发言。

  看了一圈,问了一遍,知道了自己的大致排位后,心安理得了,好的可以沾沾自喜,差的可以从头再来。这可能也是实用主义原则的驱使吧!

  毕竟,成绩不好,对不起这两万多英镑的投入(学费和生活费,按当时的比价,要二十六七万人民币),脸面上当然也过不去,如何向亲朋故友交代呢?

  我们中国人的留学从来都不会轻松,这可不完全是“私事”。我们中国人太早认识到了生活的残酷,于是也就太早丧失了浪漫的诉求,转而专攻表面文章了。

  中国人在分数上的“攀比”确实也是对英式评分体系的不适应。

  记得第一次作业成绩发下来,我才得了55分,相当于C,当时中国人的惯性思维给自己的暗示是:不及格,很丢人。于是我也下意识地向旁边同学的成绩单瞟了过去——60分左右的很普遍,得到D才算是不及格。

  原来,英式教育严格要求的传统使作业和考试的成绩被人为压低,一般情况下,取得70分就可以评A,85分以上可以拿到A+。

  要是深究的话,即使在国外,分数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尤其是商科学习,训练的主要是今后安身立命的技能——说和写。

  商科无论哪个专业,都面临着市场营销的压力,向客户做演示(presentation)、谈判、建立客户关系等等是最基本的商业技能。

  而写就更突出了,无数的商业邮件、计划书、可行性报告,都少不了过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在如此国际化的今天。

  因此,课上讨论、发言、作业与考试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地强化这两方面的能力,一直延续到工作岗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考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