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的小说里暗含了一条留学时空隧道

2017年03月01日09:36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没有功利,就没有留学;只有功利,留学就变成了国内教育的延续。留学总很难摆脱“国内—留学—回归”的路径选择,回归文化原点,回归自我价值。曾经的记忆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吸取养分,这也类似学术作业的延伸,将国际文化的带回国内,与更广大的人群交流、互动。

  刚刚看完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时生》,全书的主线是主人公宫本拓实回到过去寻找失去的父母之爱。虽然没有媒体炒作的那样惊心动魄、神乎其神,但还是让我的思绪在既往中打了个结。

  回到现实的瞬间,我透过窗棂遥望北京西山,黛青色的峰峦渐渐融化在泼墨似的夜幕中,烘托着华灯初上的近景,覆盖着万家灯火的城市。

  东野君在《时生》中的意识流,仿佛退潮的海水,一个劲儿地涌向过去,其实就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对爱和亲情的心理需求。

  当下是过去的未来,又是未来的过去。

  史蒂夫·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我们不可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把过去经历过的蛛丝马迹联系起来,找到与当下的因果联系。”

  实际上,东野圭吾和乔布斯都体验到了那条贯通过去与未来的时空隧道——历史!

  历史时间不是物理学上的时间……人文科学里的时间,有一个生命在里面,从过去穿过现在而径向将来,它是一以贯之的。这一个生命,这一个力量,就叫作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成了历史。历史是一种把握我们生命的学问,是认识我们生命的学问。——钱穆《中国历史精神》

  恐怕没有比钱穆先生对历史的理解更透彻、更穿越的了。

  留学的历史,或者叫留学的时空隧道,就仿佛东野圭吾的小说,让我们搭建起现实与过往、现实与将来的桥梁,回到物理时间的过去和当下,品读曾经和正在的生活,洞察不同时间点上的生命节奏。

  当下是过去的结果,当下也是未来的原因。

  留学的光环:学位证书的影响力

  “小赵,工会发洗衣粉了,你去把你们科室的都领走吧。”

  “好嘞。”我答应了一声,向工会办公室走去。国企隔一段时间就会发东西,香皂、苹果、食用油、蛋糕券,就是不怎么发钱。该发的也分成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最大的区别是,以前发一次,现在发两次,总量却不变,有没有业绩、成效倒无所谓。

  旁边科室的师姐,刚从加拿大公费读完硕士,已经是部门总经理助理了。我总以聊天为名,常常羡慕地“问寒问暖”,表面上了解一下加拿大的环境,实际上狠狠地打听自己申请公费留学的可能性。

  二十年前,对一般人而言,留学就像登月一样遥不可及,而且公费生的比重很高,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专院校才有资格,具体到各个机构,名额的分配更是云里雾里的内部消息。

  公费留学意味着零成本到外面的世界大开眼界,“镀金”的国外硕士学位和个人履历,部门内部升迁的“金钥匙”——相当于政府、机关人员上党校的待遇。

  留学的诱惑力之大,牵着我的鼻子在这个公司整整干了七年!万事俱备——资历熬出来了,业务水平领导认可了,英语在国际合作中锤炼得差不多了,公司一个红头文件下来,鉴于企业效益下滑,内部员工公费留学的培养方式暂停。

  当天晚上的同学聚会上,我把一副笑脸批发给大家,心里着实不是滋味。忘记了哪个好事者,套出了我工资收入的真实情况,而随后的场景更悲催——“不会吧,哥哥,您这大经理的月薪还不如我们公司前台负责复印的小姑娘呢!蒙谁呢?”

  那一刻,我近乎绝望,同时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出国,自费也要出去,否则出不了这口气!而这近乎冲动的意念,恰恰是我留学的目的。

  浮华总能夺人心魄,引得众生追逐,成为永远的寄托。——拙作《海归是怎样炼成的》

  没有功利,就没有留学;只有功利,留学就变成了国内教育的延续。

  留学的回报:回归自我

  到了英国格拉斯哥,人生地不熟,但我却异常欣喜,学生的快乐时光在大学毕业七年之后回归了,摆脱了乏味、无聊的“单位”,我又获得了体制外的自由。

  我不喜欢原来的那个人云亦云的我,希望寻找《庄子》中“吾丧我”的境界。

  功利可以支撑一时的冲动和决心,却承受不了“自我回归”的漫长坚守。留学清零了我的全部积蓄,也清空了我负载过多的头脑。不再为了追求“优秀生”的虚名而孜孜以求,不再为了听从老师的意旨而殚精竭虑,我第一次近乎叛逆地“不care”了!而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读书、调研、实践、工作。

  从英国人那里学来的思辨意识,让我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去增加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仅通过了作业、考试和毕业论文,而且至今把握着价值判断的底线,不再迷信和惶恐。

  留学让我获得了在英国工作的机会,同时也让我在国际化的职场看到了自己的急躁、冒进和浅薄。这是另一面镜子、另一块试金石。

  “十年,毕业后怎么说也得十年才能立足。”一位英国大学老学长的告诫,让我感同身受。对我而言,不止十年,我花了更长的时间走出了体制的阴影、国际职场的痛苦和自我成长的煎熬。

  社会的转型可能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付出,而个人的转型,则是十年、二十年的阵痛。社会形态的演进需要漫长的矛盾运动,而个人的发展,却可以通过留学、出国等形式超越社会形态。

  不过到头来,我还是觉得,留学总很难摆脱“国内—留学—回归”的路径选择,回归文化原点,回归自我价值。

  所幸的是,新的时代,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事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了(有感于吴晓波所著《腾讯传》中的相似观点),类似“洗脑”的留学,让我们渐渐认清了自己的偏好。

  别否认现实,也别否认幻觉,它们都是维生素,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拙作《理想是毒品》

  留学的归宿:文化陪我们到老

  日本的确会凭着这股干劲赚全世界的钱,至少还有十年经济繁荣的时间,人们开始斗富,铺张浪费。那都是枉然,能留下些什么呢……梦总是突然醒的,就像泡沫一样,越吹越大,最后啪地破灭,什么也没有,除了空虚。没有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东西,就无法形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要到那时,日本人才会明白。——《时生》

  东野圭吾借助小说中的时空隧道,“预见”人类社会(绝不仅仅是日本)的发展规律,其实,如果留学也有类似的穿越,显然,也是在“预知”国外学习引发的连锁反应,而其中“发酵”时间最长的,是文化的共鸣和传播。

  我走过了国内16个城市,做了20场公益讲座,其共同的主题是倡导“文化存在感的留学”。从自己保存的文字“档案”中,还能感受到留学给我的文化印迹。

  厚厚的日记,里面每个柔弱、平板的文字连接起来,随着页面翻过时产生的震动,响起了10年前的惊涛骇浪,跃然纸上的是当年启航的风帆,在海鸥的盘旋的海面上伸展、飘扬。——拙作《苏格兰的方格子》

  我留英的经历,除了与爱人、家人共享外,已经成为解读英国社会的第一手资料。留学的时间毕竟短暂,而思考的时间却远远超过了那紧张忙碌的一年。

  很像是所谓“文化反刍”,曾经的记忆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吸取养分,这也类似学术作业的延伸,将国际文化的带回国内,与更广大的人群交流、互动。

  这些谈资、笑料、话题、动态,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东野圭吾留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