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学校长支招:如何选学校?

2017年03月10日10:55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留学这件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步都关系到选择取舍。我们往往在选择确定好国别后,就会面临选校的问题,而面对如美国4000多所大大小小的高校,该如何选择,确实令人挠头。我们会搜集比较各种大学排名、专业排名的榜单;会关注地理位置和学费。而本文作者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颖但又重要的筛选标准,能让你更接近理想中的留学生活,不负此行。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它的多样性。美国有超过4000所高校,一方面,选择性很多;但另一方面,高校数量之多,也容易让人陷入迷茫:综合大学还是小型研究型大学?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公立还是私立?

  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可测因素:这所大学将给我什么样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当初我选大学的时候,我将班级规模看做很重要的标准,但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学生和家长关注的不仅仅是总体学生数量,还看重到底能得到多少和老师的互动?而这种互动不再只是被动地听课,而是能动性地和教授以及同学们合作、学习。

  大学的招生部门也愈发明白这种心理,“在这里,你不只是一个数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招生资料上。“在这里你不只是一个数字”,这样的校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当然和学生的总数有关,或者更转确地说,和师生比例有关。举例来说,12:1的师生比例,被认为是比较合适的。不协调的师生比,往往意味着老师没有精力去面对那么庞大数量的本科生,积极参与到对他们的指导中。

  师生比看起来还是一个抽象的数据,也不尽准确,但你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去实地参观一番。奥巴马的大女儿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就实地参观了八所。

  1。 在就餐区吃一顿午饭。这里是不是有看起来像教职员工的人也在用餐?或者更妙的是,他们是不是在和学生一起吃饭?尽管可能看起来有点突兀,但是你可以尝试问问自己,想上这所大学,能不能参与一下他们的讨论?如果食堂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教职员工在,或是虽然有教职员工在,但你提出加入进来的时候,没有人应和,那你可能要稍稍考虑一下,在这里上学是否有你想要的体验了。

  2。 去听一堂少于20个学生的研讨课(seminar)。学生是否积极地提问和评论?更赞的是,他们是否敢于挑战权威?而讲台上的教授们又会怎样回应这样的挑战?研讨课是你将会得到的学习互动体验的一个有力说明。

  3。 在你去学校参观前,去学校网站上查一查你最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老师们。从中选出三位,写邮件和他们预约一下时间。如果你没有得到回应,这可能不是一个好兆头。学校的老师应该对招生、潜在感兴趣的学生投入一定精力,至少应该有时间回复打个招呼。如果你真的得到见面机会,留意一下他是不是和学生在一起,尤其是本科低年级的学生。

  4。 仔细阅读课程大纲。你是否能经常看到“项目(project)”或是类似意思的词?那些看重项目的课程设置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你也能从中得到你想要的合作性学习的体验。

  5。 和在读的学生交流。问问你在校园中遇到的学生以上这几个问题,还有,观察一下师生是否在课下也能有交流的时间?各院系的老师之间是否有跨专业的合作?

  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年轻一代尤其需要习得一种沟通的技能:这种技能来自于和老师以及同学的讨论、对话;来自于思考和探索复杂性的问题;来自于带着敬意的同时,又敢于挑战权威。而能带给学生这样体验的大学是创新、令人兴奋的,它能帮助其中的学生成为批判性思考者,而这,也会造福学生以后的工作和人生道路。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周成刚在路上”编译,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二维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学校校长老师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