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孩子很少有自己的书房?

2017年03月14日09:42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编者的话:很多时候,教育不在于讲什么道理,而在于细节。比如,要不要给孩子提供专属的书房?本文作者在走访日本家庭时发现,日本家庭大多没有这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这篇文章提醒我们,教育不是孩子一个人关起门来就能完成的事,恒久的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孩子有自己的学习房间,对中国家长来说,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孩子可以不被打扰地安静学习。然而,很多日本家庭却没有专门供孩子学习、读书的书房,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这篇文章,是在日本留学生木梅记录的见闻。

  “不以孩子为先”

  在日本留学期间,我常到一些日本朋友家里做客,久而久之便发现很多日本家庭都没有专门供孩子学习、读书的书房,即便家里有书房,也是给大人们专用的。孩子平时读书学习都在客厅等公开空间里进行。刚开始,我并不理解日本家庭这种“不以孩子为先”的做法,没有书房,孩子学习多不方便呀。

  直到后来,我听了导师安藤先生对此所做的解释,才恍然大悟,并且非常赞同。

  安藤老师说,家里不给孩子专门的书房,恰恰是为了孩子好。

  首先,一家一般只有一个书房,给孩子了,父亲下班后就只能在客厅里度过。又因为客厅是公开空间,父亲没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因此很少能静下来看书或从事其他工作上的事情。再看看妻子正在厨房里忙碌着(日本妻子很多都是家庭主妇),完全没工夫搭理自己,因此他们大都只能选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打发时间。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一回到家里就看电视的恶习,甚至一直看到深夜,因为他们实在是没地方去,又不想太早睡觉。

  老坐在电视机前,时间一长,人就会显得很疲倦、没精气神,甚至不愿多思考。这会让孩子对父亲的体谅和尊重感慢慢消失,孩子会觉得父亲回到家里,只知道看电视,父亲的权威在孩子心中便会跟着下降。

  其次,给孩子一个专门的书房,父母们本以为孩子会在里面好好看书学习,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都并非如此,很多孩子正好借用书房的庇护,关起门来以学习为幌子,躲在里面偷偷玩电脑游戏,或者用手机跟朋友聊天等等,而这些父母则无法监督。

  再次,会助长孩子在家庭中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因为很多家长都会等饭菜上桌后,才叫书房里的孩子出来吃饭,这样孩子便无法见证父母准备饭菜时的辛苦,不珍惜来之不易的饭菜,反而觉得自己最重要——“如果我不出来,家里就开不了饭,全家人都得等我”。

  安藤还进一步解释说,其实,以上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孩子一旦有了书房,则非常不便于他们与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因为很多孩子吃完饭后便会立即说,“我去书房看书了”,不会主动担当起收拾餐桌、洗碗的劳动,与父母也不多说话,沉浸在自己的小屋里,时间一长便造成与父母之间的严重代沟。

  把书房让给父母的好处

  而把书房让给父母,情况则变得好很多!

  第一,父亲回家后便可以到书房里好好休息一会,调整好自我,这样出来后,展现在孩子面前的精神面貌就会更好。而且在独立的空间里,父亲可以阅读自己想读的书,或者完成尚未完成的工作,当孩子看到父亲下班还在书房里看书、忙碌时,自然就会产生“爸爸真辛苦、真不容易,我要好好努力,不能让他失望”的感觉。同时,还给孩子做了一个要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好榜样。

  第二,孩子养成在客厅等公共空间里读书、学习的习惯,非常有助于他们今天走向社会,在任何公开的集体办公环境里高效地完成工作,不抱怨工作环境。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一上班就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

  最后则是非常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家庭和谐、温馨气氛的建立。

  屋子里随处是书架

  日本孩子没有书房的另一个原因是:屋子里随处可阅读的地方,到处都是书。孩子玩到哪里,就信手拈来一本书,打开就可进入最美好的阅读世界。所以,在日本设计师的眼中,孩子的书架应该无处不在,而无需局限在书房里大门不出的看书。

  有些家庭的厨房后面就是书架,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随时查阅资料,也可以问妈妈。连卫生间都有好多书,如厕的时候可以看。总之,就是孩子能经过的地方,全都放上书。目之所及,全都有书。孩子可以坐着看,趴在地板上看,坐在爬行垫看,边画画边看。

  日本家庭不为孩子打造专属书房,看似不以孩子为先,不替孩子着想,实则是处处在替孩子着想,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本文转载自《意林》,作者木梅,部分内容有删改,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转载文章除确实无法确认,我们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个别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书房日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